监管紧盯“开门红”销售乱象:民生人寿撞枪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1-05 21:24:4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2017年被称之为监管大年,公开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保监会共处罚了21家保险公司和银行,一共开出了1376万的“罚单”。其中,因电话销售欺骗投保人遭处罚的最多。
2018年,监管力度更甚从前。新年伊始,保监系统就开出15张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11家机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欺骗投保人的违法行为是监管层重点监察的对象,其次是承诺给予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的违法行为。正值保险公司“开门红”之际,保监会又将欺骗投保人列为2018年开年重点监管的违法行为,无疑为今年保险业“开门红”收成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新年处罚首单:民生人寿
新年的第二天,本该热热闹闹准备“开门红”的民生人寿,因为存在欺骗投保人等行为连收福建保监局5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民生人寿福建分公司遭受罚款59万元。
福建保监局披露,民生人寿福建分公司存在“一是欺骗投保人,涉及保单29件,保费收入151万元。其中,在介绍民生富贵鑫禧年金保险产品时,混淆保险与银行存款的概念。此外,虚假宣称‘三限’,即限人、限时、限额;二是承诺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涉及金额约52万元;三是将保险产品的结算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进行片面对比;四是妨碍依法监督检查”等违法行为。
据此,福建保监局对民生人寿福建分公司予以警告,处以59万元罚款。同时,对时任培训部副经理汤璟予以警告,并处以15万元罚款;对其他3位当事人予以警告和罚款。
事实上,2017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保监会就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人身保险治理销售乱象打击非法经营专项行动的通知》(下称“283号文”),将在人身保险行业组织开展“治乱打非”专项行动,整治重点集中在销售、渠道、产品乱象和非法经营。
不得不说,监管在这个时间节点下发283号文显得十分微妙。因为每至元旦,正是保险公司“开门红”如火如荼之际,而为了达到既定的销售业绩,一些保险公司及业务人员,多多少少会以夸大宣传、承诺保本收益等方式拉保费。保监会此举也意在提醒保险公司在开展“开门红”时规范自身行为。但此次,民生人寿正好撞在了枪口上,被监管拿来开年“祭旗”。
2018年“开门红”收成堪忧
众所周知,每年险企第一季度销售“开门红”的保费收入几乎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一,这也是给保险公司带来大量现金流的主流产品。
但去年5月保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下称“134号文”),对2018年开门红影响十分显著。
从往年的情况来看,触及134号文监管警戒线的快速返还型产品一直是各大保险机构“开门红”的主力产品。由于能迅速给付生存保险金,为消费者带来快速的现金返还,这类“快返”型产品一直备受市场青睐,也是各人身保险公司拉拢客源、大规模赚取保费的杀手锏。
而134号文的核心内容是:对人身险公司的产品设计开发行为作出原则性规定,即明确鼓励开发定期人身险、终身人身险、长期年金产品以及健康险、特定人群专属保障保险产品等,同时明确限制发展快速返还的两全险、年金险,以附加险形式存在的万能险、投连险,以及纯理财型的护理险、失能收入损失险等。
其中,要求两全险产品、年金险产品,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人身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险或投连险产品。
也就是说,新产品除了需要拉长年金首次返还的时间至5年以上、每年返还金额受限之外,返还的保险金进入万能险账户或将不再免交手续费,客户从万能险账户提款,也可能失去每年数次的免手续费机会。如此,产品本身的吸引力就将大大降低,2018年“开门红”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业内人士预期,2018年“开门红”的保费规模,肯定会比2017年的保费规模下降。至于下降比例多少,有业内人士甚至认为,保费规模或会下降一半左右。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则表示,如果外部环境不变,估计下降幅度在20%以上。
不过为了符合监管要求,2018年“开门红”产品还是有了一些变化。由于134号文规定,万能型保险产品、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设计应提供不定期、不定额追加保险费,灵活调整保险金额等功能。且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但这并未使万能险彻底消失在“开门红”产品中,今年保险公司“开门红”主打产品已从往年的“年金(主险)+万能险(附加型)”组合转变为“年金+万能”双主险形态。
此外,今年各保险公司在“开门红”产品宣传中都突出了“保障”特点,这与往年突出“理财”特点截然不同。产品也有所变化,很多产品都涉及到教育、储蓄、养老等方面,并按照成人和少儿进行了分类。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