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重要生态企业维金欲全面助力企业实现产融结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在全球金融科技应用已经大行其道的时候,国内新金融领域风云变革也在酝酿之中,其中的技术先行者正受到资本的密切关注。
2017年7月,国内新金融科技运营商维金对外披露获得蚂蚁金服B轮战略投资,而实际上此轮融资早就于2016年底就完成了。时隔半年宣布获得融资,对于科创型公司而言显得非常神秘。维金创始人兼CEO俞强华近期接受《华夏时报》专访时揭开了这层神秘面纱。
“维金成立于2013年,当年便获得了IDG的A轮融资,之后又分别在2014年获得云启、IDG的 A+轮融资,在2016年底获得蚂蚁金服B轮战略投资,三轮融资金额均在数千万美元以上。我们的定位是为企业客户提供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目前维金服务的60余家客户遍布物流、旅游、汽车、房产、家装、零售、电商等十几个行业,其中包含30家主板或国外上市公司、多家国内TOP20互联网企业以及近十家持有央行颁发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俞强华透露。
俞强华也称,维金作为领先的新金融科技运营商,区别于大众理解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维金凭借其在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丰富经验,可以为企业客户提供产业互联网金融战略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产融结合。俞强华的目标是希望能建立起覆盖全行业的产业联网平台,进而将此版本演变成跨产业的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
支点+杠杆
“更具体一些的话,维金是从服务上提供战略咨询、DT(Data Technology)数据处理技术以及DT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场景。”对此,俞强华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互联网金融的“水电煤”。未来每一家公司在业务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都需要有自己的账户及支付清结算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互联网金融服务。金融业务基础设施服务之上,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维金从创办之初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客户提供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整体解决方案。
“金融在战略上是跨越时间和空间配置资源的。如果说产业是支点,那么金融就是杠杆,它让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通过它的杠杆作用后价值被更加放大。”
“我把维金传递的价值分为三个杠杆。第一个杠杆叫做商业模式,第二个杠杆叫做科技的杠杆,第三个杠杆则是资本的杠杆。有些企业可以自己融资,但融资效率不高。另外,若它的上下游用户没有贡献金融的足够能力,那它的业务发展便会很慢。通过资本的杠杆,不仅可以带来资本,也能给它的每个消费者和每一个商家带来金融的杠杆能力。那么可以想象,一旦连接我们,这个企业客户的竞争力肯定会大幅提升,因为它的发展速度会大大加快。”
国内知名的汽车在线零售服务平台大搜车是维金的客户之一。凭借极强的构架能力和专业的技术水平,维金为大搜车搭建了账户及支付清结算系统,保障了大搜车服务平台的系统安全,交易效率也大幅提升。现在,大搜车的内外部用户体验越来越好。
之后维金又为大搜车的创新金融产品“弹个车”度身定制了一套解决方案,在保障了消费者线上线下支付的资金和信息安全的同时,还支持用户后续的线上月供(网商体系支付与非网商体系支付)以及与车商的资金结算等功能。
如今,大搜车已整合国内60%的社会化渠道,平台在线零售月交易额突破125亿元。“弹个车”产品推出一年的时间里,已与21个汽车品牌的70款车型开展了合作,日均业务量在200-250笔。
不过,对于维金自身扮演的“角色”,俞强华也对记者强调,维金本身是一家为互联网金融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公司,而不是交付型公司,更不是普通大众理解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未来,维金的企业客户将成几何倍数增长,在这个由金融技术支撑的平台上互融互通。
资本助力新模式
不可忽视的是,作为一家运营并不久的创新企业,维金目前已经获得了IDG、云启和蚂蚁金服的融资,其股东团队堪称豪华。
对此,在受访时俞强华透露,彼时IDG相信他的架构能力和技术能力,也见证了他对中国金融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的判断都逐一实现。
“IDG投资维金也是基于我们为企业提供的基础技术。此前IDG见证了我作为盛大集团首席架构师时将盛付通一年做到7.5亿美金的估值,蚂蚁金服的进驻则是看到了产业公司对维金的逐步认可。维金的目标客户包括一切需要自建账户及支付清结算系统、希望由主营业务延伸出金融业务的公司。在线上交易越来越普及并且线上线下支付融合的情况下,拥有此类需求的企业越来越多,如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具有消费场景的企业等。对于主营金融业务的公司而言,如小贷公司,比起自主研发并运维全套系统,与专业的技术供应商合作则来得更加经济。”俞强华称。
据记者了解,基于这样的愿景,维金于去年7月发布了优纷(UniFin)战略。UniFin是维金全新的发展理念和产业布局模式,可以为平台型企业提供创新的金融基础设施,打造横跨多个领域的产业生态链整合服务,并帮助平台型企业打通上下游商户、终端消费者和自金融从业者,为商户提供收银、现金管理能力,为终端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为自金融从业者提供金融场景。
俞强华也对行业未来展望指出,近年来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场景应用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将欧美、日韩等甩在身后。网联的建立,意味着将跨越银行间、第三方机构间的壁垒,支付流与信息流进一步整合。大数据积累的背后,蕴含更多的是商业机会,是尚待发掘的市场空间。国内无卡创新的支付方式走出去,替代掉美国上世纪的金融系统,成为全球金融的基础设施完全有可能被实现。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