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获10亿元融资 哈罗单车下的什么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2-27 13:26:14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共享单车领域从来不缺故事。一边是6家企业接连倒闭,另一边是哈罗单车频频融资。
2017年12月27日上午,哈罗单车宣布完成10亿元人民币的D2轮融资,本轮由复星领投、GGV纪源资本等跟投。就在不久之前的2017年12月4日,哈罗单车刚刚宣布完成D1轮3.5亿美元的融资。据记者统计,哈罗单车共完成7轮融资,其中6轮在2017年内完成的。
如今,伴随多玩家先后退场,业内认为共享单车大风口已过。为何哈罗单车依旧备受资本青睐?
哈罗单车的本轮投资方,复星新技术与新经济产业集团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丛永罡表示,“哈罗单车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清晰的战略方向和精细化的运营模式,我们相信其有能力提升所在城市的公共出行服务效率、自身业务也将呈现持续、健康的增长态势。”
直奔二三线城市
2016年9月,哈罗单车项目成立;两个月后的11月,哈罗单车首批车辆开始投入运营。但是,哈罗单车并没有进入单车大战已经打成一片红海的一线城市。而当时的二三线城市,共享单车仍是一片空白。
哈罗单车的创始团队经过再三分析,认为广大二三线城市短途出行市场将有巨量的长尾用户。因此,哈罗单车避开一线城市,直奔二三线城市,很快就在杭州、宁波、武汉、厦门、东营等地站稳脚跟,并赢得大量用户的信任和青睐,进入快速发展期,并很快成为二三四线城市市场占有率第一、行业用户粘性(用户口碑)最高的单车品牌。
2017年10月底,哈罗单车和永安低碳科技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由哈罗团队来运营,哈罗单车CEO杨磊出任新公司CEO。双方的合并形成优势互补,在共享出行领域实现了强强联合。
截至2017年12月22日,哈罗单车已经进入150多个城市,注册用户达8,800万,日订单超1,000万,同时还进入了140多个景区。
丛永罡透露,复星在为期数月的行业调研之后决定投资哈罗单车,是看好其通过技术提升运营效率的能力以及未来国内更广泛城市用户对共享单车的实际需求热度。
丛永罡说:“调研发现,三线及以下城市拥有巨大的立体化出行市场空间,用户需求特点与一线大城市不尽相同。哈罗单车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清晰的战略方向和精细化的运营模式,我们相信其有能力提升所在城市的公共出行服务效率、自身业务也将呈现持续、健康的增长态势。”
布局多元化立体出行
2017年6月份,哈罗单车的创始团队在共享单车业务稳步发展下,确立了“3510”(3公里、5公里、10公里)的立体化共享出行战略,开始布局智能化大出行领域。官方介绍,此项举动也让哈罗单车成为共享单车行业首个布局多元化立体出行工具的单车企业。
目前,哈罗团队所明确的“3510”的立体化共享出行战略已经开始在不少城市落地,将分别代表3公里、5公里、10公里及以上的共享出行工具融入细分化的出行场景中,包括城市全方位立体交通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出行方式选择和全方位智慧出行体验,解决城市用户短、中、长途出行需求。
2017年9月份,哈罗单车和山东东营市达成战略合作,哈罗单车以城市智慧交通运营商的身份帮助东营打造智慧出行体系。同时,哈罗单车和威马汽车共同宣布启动双方的“4+2”(两轮+四轮)合作,这一模式也率先在东营落地。
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认为,哈罗单车的市场战略十分清晰,哈罗在做的事情是用技术和产品不断推动出行问题的解决。就“3510”这一立体化共享出行战略而言,它的路径更为成熟。从单车到共享汽车,从两轮到四轮,公里数是越来越长,频次会越来越低,对大出行生态而言,用“高频”切入“低频”,共享单车承载的是十分难得的出行生态流量入口和用户渠道。
复星高级副总裁兼复星新技术与新经济产业集团总裁潘东辉表示,复星近年来在衣食住行方面均有深度的产业布局,复星视哈罗单车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超级物种和重要家庭客户入口,预期哈罗将与复星生态中其他成员在大数据、金融、旅游、地产等多个领域能产生较大的价值协同。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