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金融进军乡村金融领域 乡村振兴论坛释放创新信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2-13 14:42:1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表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12月9日,由上海普兰金融主办的乡村振兴论坛在苏州举行,该论坛围绕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土地改革,普惠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包括全国各地的三农银行负责人近200名出席。
“学习贯彻新时代、新思想,加快中小银行自身发展,加快金融服务实体企业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进步,实现科技金融精准扶贫目标,服务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确立新时代下农村金融服务升级战略,也是我们金融机构的重中之重。普兰金融寄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的建立,共话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共商中小银行的发展和转型。”在论坛上,普兰金融总经理李映辉受访时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社科院教授李国祥在论坛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要看能否吸引高素质的年轻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乡村产业兴旺,判定乡村产业兴旺,最重要的指标应是当地特定 产业能否吸引高素质的年轻人。农民问题是“三农”核心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巩固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坚持产城融合和产村融合
“农村金融创新不是与大型银行比产品研发能力,金融科技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对支付、结算、存取、借贷、保险、资管等传统业务进行改造。农商行的金融科技应用创新要围绕金融机构治理的本质要求,以增加业务收入、降低成本和风险为原则,以强化自身专业化服务能力为导向,而不是与大型全国性商业银行比金融科技的产品研发能力。金融科技的应用要与管理创新同步考虑,农村金融创新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风险管理、成本管理和服务机制。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 切入点有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和降低风险。针对中、低收入农户不良贷款率偏高的问题,可以加强农户的生产经营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提高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空间;完善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如合作社;加强银行机构与利益相关方的联合与协同;提高一揽子专业化服务。”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郑醒尘也表示。
在当日,北京大学教授王曙光也表示,与农地制度变革、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经营主体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现代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必须要解决的四大课题。
“农村的发展与和谐,是我们整个国家发展与和谐的根基所在。从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视角来看,农业乃是中国传统文明和文化形态的承载者,是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和信仰体系的承 载者。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分散的小农与现代化农业产业之间的矛盾,封闭的小农乡土社会构造与现代农村社会运行体系之间的矛盾,是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王曙光称。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李映辉也表示,在新机遇下像普兰这样的金融服务公司将扮演重要角色。中小银行普遍面临人才不足,研发能力不足,技术储备不足等缺陷,金融服务公司可以多方面提供帮助。如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通过金融与科技、大数据等的深度融合,为“三农”银行提供全方 位一站式的金融服务,降低中小银行的客户开发成本,为中小银行引来客户流量;通过 专业的产品团队,根据各地区客户的具体特征定制地域性金融产品,满足农企、农户的融资 需求,提高中小银行客户的忠诚度;通过强大的客户网络帮助中小银行更广泛地接触金 融市场,运营金融市场,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提高盈利能力。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