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银监会于学军:解决企业融资贵要跳出“就金融论金融”

作者:张夏楠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2-07 14:39:28

摘要:在出席12月6日的第十二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时,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表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是与一个时期的宏观经济环境、发展大背景相联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而绝不是仅仅关系到金融业自身的问题。

银监会于学军:解决企业融资贵要跳出“就金融论金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夏楠 北京报道

“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再具体一点,聚焦为如何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是个老话题,也是个新话题。”在出席12月6日的第十二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时,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表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是与一个时期的宏观经济环境、发展大背景相联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而绝不是仅仅关系到金融业自身的问题。

对于20多年前出现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凸出问题,于学军解释,其大背景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政府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客观上造成中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同时,资本外流严重使得外汇管理更加严格,国内出现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从而使中小企业融资出现雪上加霜。

在他看来,20年后的今天,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再一次凸显,问题的焦点却更多扩展到金融业服务实体企业的问题,以及金融业"脱实向虚","以钱炒钱","自我循环"、"自我娱乐"等话题。

从这一轮最早出现企业融资困难、大批破产倒闭的长三角地区来看,于学军认为,发生风险的企业普遍存在三个共性的问题:首先是在之前的经济繁荣时期,包括2002—2007年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时期,也包括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在2009—2011年出台的以"4万亿元"投资为代表的大规模刺激性政策时期,这些企业过度扩张,不少进入房地产市场,甚至"炒房"盛行。

其次,伴随着过度扩张,出现了过度负债。上述时期在江浙一带"担保圈"、"担保链"十分流行,企业之间相互担保,早已超出其实际的融资担保能力。

第三,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能力建设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变化。也有不少经营管理不善,存在投资失误严重、损失浪费巨大等情况。

由此,长三角地区企业生产经营出现的困难局面,传导到银行业等金融机构。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在江浙等地区爆发了大量的不良资产,金融业为此也遭受重大损失。此后,金融风险又向中西部地区蔓延、扩展,一直延续到去年下半年,情况似乎才稳定缓和下来。

同时,进入2014年,人民币又出现贬值压力,中国的外贸进出口也明显出现下滑。对比此前外贸进出口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全国仅增长3.4%;2015、2016年则分别下降8%和6.8%,极为罕见。

于学军表示,从20年前和20年后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凡是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的阶段,就会伴随着资本外流,并进而影响流动性收紧;此时经济就会面临下行压力,企业的生产经营自然出现困难。“经济下行与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是一种相互联系的内在关系,相辅相成。”

进一步来看,他认为,每当人民币出现贬值压力、外贸发生困难、经济下行加大,政府一般都会出台刺激性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20年前和20年后同样如此,也因而对货币管理带来影响。

具体来说,2014年之后,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开始放缓,尤其是6月之后还出现总额减少现象,这使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由之前主要通过结售汇——增加外汇储备来进行,改变为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逆回购等政策性工具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一旦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方式发生改变,在社会上就会反映出来。”他举例,在2014年之后,金融市场膨胀起来,投向基础货币的资金也多起来;这些资金又会产生溢出效应,有相当一部分流入房地产市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上就出现了一些声音、说法,什么金融业"脱实向虚","以钱炒钱","自我循环"等等。带来的直观感受就是金融市场上资金增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却难以化解。

于学军认为,不是资金到不了实体经济,而是难以进入制造业企业,更多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平台、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等。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看待上述信贷资金集中流向的三大领域,它们到底是否属于实体经济?”

另外,从实体企业的实际融资情况来看,真正效益好、信誉高的企业,其融资渠道、方式多种多样,"脱媒"现象极为普遍。不少优质企业甚至根本不缺资金,给这些企业放贷款还需要去“攻关”,要下浮利率。而缺少资金、急需贷款的企业,常常又因效益不好、资信不高,银行往往对其风险管控的要求也十分严格。

以地方政府融资为例,虽然有不少地区的确是债台高筑,但各类金融机构却仍然趋之若鹜。因为有政府信用做担保,地方掌握的资源又多,所以其控制风险的能力、腾挪空间,比普通企业要大得多。

此外,企业在今天的融资需求更为丰富、复杂、多样化,需求结构大幅度扩展。除了贷款之外,还有股权类融资以及债券、基金、信托、租赁、保理等融资需求,期限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涉及境内、境外等需求。这就要求金融业的供给结构也必须丰富和完善起来,以满足不断变化并日益多样化的融资需求。“由于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也许来的太快了,以致于金融业不一定能够完全适应和满足这种变化的速度。这也是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他说。

因此,于学军表示,融资贵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但在不同的国家以及不同时期,情况并非完全相同。对问题的解决要跳出“就金融论金融”的思维定势。

编辑:金微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