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八家金融机构参与债转股 未来中铝业绩会大爆发吗?

作者: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2-05 09:12:53

摘要:12月4日晚间,中国铝业公告称,公司拟引入华融瑞通、中国人寿、招平投资、中国信达、太保寿险、中银金融、工银金融和农银金融8家投资者通过“债权直接转为股权”和“现金增资偿还债务”两种方式对公司所属中铝山东、中州铝业、包头铝业及中铝矿业4家全资子公司合计增资人民币126亿元,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八家金融机构参与债转股 未来中铝业绩会大爆发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12月4日晚间,中国铝业公告称,公司拟引入华融瑞通、中国人寿、招平投资、中国信达、太保寿险、中银金融、工银金融和农银金融8家投资者通过“债权直接转为股权”和“现金增资偿还债务”两种方式对公司所属中铝山东、中州铝业、包头铝业及中铝矿业4家全资子公司合计增资人民币126亿元,实施市场化债转股。

所谓债转股,是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就转变为按股分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成为企业阶段性持股的股东,依法行使股东权利,参与公司重大事务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经济状况好转以后,通过上市、转让或企业回购形式回收这笔资金。

一位投行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估计这些资产管理公司收了银行对中铝的债权,然后把债权变成子公司的股权。因为上市公司是不能直接债转股的,必须要走定增的方式,并且要现金认购。这八个投资人应该是从银行那里直接买的债券或者是原本就持有债权的,然后增资到子公司去。”

事实上,中国铝业此次实施市场化债转股也是因其令人惊叹的高负债和高负债率。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铝业成立于2001年9月10日,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中国铝行业唯一集铝土矿、煤炭等资源勘探开采,氧化铝、原铝和铝合金产品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国际贸易,物流产业,火力发电、新能源发电于一体的大型生产经营企业。在纽交所、港交所、上交所三地挂牌上市。

2009年开始,中国铝业业绩持续低迷。2014年曾巨亏162.17亿,成为名副其实的“亏损王”。2015年在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仍大幅亏损64.32亿。

而在这段漫长的亏损之路中,利用各种方法自救,最为驾轻就熟的就数发债以及银行授信。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中铝存续债券余额合计人民币775.15亿元,其中中期票据307亿元,短期融资券7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160亿元,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180亿元,公司债58.15亿元。在银行借款方面,截至2017年8月末,中铝从国内各家银行获得的综合授信额度约为5601.15亿元。

中国铝业也坦言:“虽然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有利于公司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公司竞争力,但公司直接融资余额占净资产的比重过大,公司的财务负担仍然较重,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上述投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债转股对中铝还是有好处的,可以降低杠杆,不然利润也很难上去太多。”

中国铝业也在公告中称,本次增资完成后,标的公司可减少负债金额人民币126亿元,财务状况获得显著改善。

事实上,2016年随着铝业行业复苏,中国铝业也开始其强大的造血功能。2016年中国铝业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逐季改善,前三季度均为负值,但在第四季度实现5.04亿元。昔日的亏损王也终于实现了凤凰涅磐。

其日前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2017前三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1398.55亿元,同比增长52.4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5亿元,同比增长近十倍。这也是创下了自2009年以来的新高。

“金融机构也不傻,这时候债转股其实很划算,这两年中铝的业绩可能会大爆发。一方面最大的竞争对手魏桥铝业主动停产了一半产能。另外一方面,这一年半以来,铝的价格已经涨了将近一倍。中铝现在终于把原来的坑填完了,接下来只要还是环保的趋势,和对“2+26”城市,中铝会赚大发的。我觉得这不是救中铝,这应该是共赢,对8家资产公司来说,有分红的话绝不会比它受利息少。”上述投行人士说道。

数据显示,国内电解铝价格在2016年初尚在11000元/吨到12000元/吨之间,此后震荡式上升,到2016年11月份上行至接近15000元/吨。进入2017年,电解铝价格依然处于较高的价格水平,目前,电解铝价格在16000元/吨左右。

与此同时,2017年四季度环保继续升级,“2+26”城市纷纷出台采暖季限产政策。采暖季期间约有650万吨的电解铝产能受到影响,将对铝产业链起到提振作用,铝价或受到货少支撑维持高位水平。

事实上,在电解铝的生产成本中,电力成本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电价极大的影响电解铝的生产成本,因此降低用电成本是电解铝行业生死存亡的大事。

目前,中国铝业正不断加大自备电建设,2016年自备电比例约为37%,其用电成本从2013年的0.47元下降到2016年的0.28元,降幅超过四成。2017年新投产的华云、华润、华磊、华仁四家电解铝厂均配有自备电厂,公司自备电比例显着提升。

国海证券研报认为,10月10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企业内部电解铝产能跨省置换工作文件,文件中阐述企业集团内部电解铝指标可以跨省直接转移,无需地方政府同意,利好集团内部拥有置换指标的公司。中国铝业合规电解铝指标约500万吨,为最大受益者,该政策为中国铝业扩大合规产能清除了障碍。

随着四季度采暖季限产的到来以及限产力度的不断加强,预计电解铝和氧化铝的价格会继续上行,中国铝业四季度利润有望进一步提高。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