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山东信托成功赴港上市 或促进信托公司上市多元化

作者: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1-28 15:21:22

摘要:继安信信托和陕国投在A股上市之后,时隔23年,作为第三家整体上市的信托公司,山东信托选择了在H股上市,并且其IPO申请已通过了港交所的聆讯。

山东信托成功赴港上市 或促进信托公司上市多元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继安信信托和陕国投在A股上市之后,时隔23年,作为第三家整体上市的信托公司,山东信托选择了在H股上市,并且其IPO申请已通过了港交所的聆讯。

11月28日,本报记者从港交所官网获悉,山东信托此次全球发售股份数目合计约6.47亿股,最高发售价为每股5.43港元。已于今日正式公开发售,截止到12月1日结束,预计股份将于12月8日上午九时开始在主板买卖,证券简称“山东国信”(代码1697)。此次山东信托IPO的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交银国际和海通国际。

山东信托称,拟将IPO募资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巩固资本基础,通过成立新的专业子公司,收购中国及海外持有必需执照的金融机构的股权,以支持公司的业务扩展。

此外,该公司此次引入了5名基石投资者,分別为济南金融控股﹑工商银行理财计划代理人﹑山东发展投资控股﹑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以及山东国惠投资。

计划拓展国际市场

公开信息显示,山东信托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中油资产和山东高新投,分别持股63.02%、25%和6.25%。其中,第一大股东山东鲁信投资控股还是山东高新投实际控制人,系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山东信托69.27%。此外,山东鲁信投资控股还是集信托、银行、证券和基金等多项金融业务的地方金控平台。

在昨天山东信托于香港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该公司董事长王映黎指出,公司早已计划在香港挂牌,因为公司计划在海外发展,而香港是最适合将业务际化的平台。

事实上,为了IPO顺利进展,2015年7月,山东信托正式更名为“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改制工作。

2016年6月,山东银监局同意山东信托IPO申请,所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同年10月,山东信托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材料。虽然中间经历过招股说明书失效的小插曲,但很快山东信托又再次提交了申请材料,并于今时顺利通过。

在招股说明书中,山东信托表示,IPO募资将大幅增加公司的净资本,有助于公司大幅扩展不同类型的信托业务。该公司计划将把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与现有的固有资产相结合,配置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以维持及提升其价值、创造固有业务与信托业务的协同效益并为公司的业务营运维持足够的流动性。

同时,在以中国“一带一路”为代表的“走出去”战略及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背景下,山东信托计划以开展QDII等业务作为拓展国际业务的切入点,积极申请相关业务资格,并会寻求于有关海外司法权区取得金融服务牌照。

山东信托计划通过拓展国际市场,提升管理海外资产和将客户资产配置到海外市场的能力,打通境外低成本融资通道,发挥国内与国际业务的协同效应。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山东信托注册资本20亿元,主要有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两条业务主线,过去数年成功抵御经济和市场波动,实现快速增长。山东信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由截至2011年末的1123.92亿元增长至截至2016年末的2546.3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7.8%,截至今年5月31日,信托资产管理规模达2544.99亿元。

山东信托年报显示,2016年山东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13.27亿元,净利润8.33亿元。截至今年5月末,山东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73.47%,净利润4亿元,同比增长41.34%。

未来信托公司上市将多元化

对于为何信托公司上市如此困难,一位信托公司内人人士说道:“事实上,银行存贷款利息差,券商经纪业务,保险都有制度给的自留地,主业突出。而信托三十年来,虽然是全牌照都可以操作,但是没有专门的自留地,以前信托主要就是外汇外贸这块业务,现在主要是政府平台、房地产、通道。主营业务变化较大,这点证监会一直不大认可。”

著名金融信托专家孙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仅仅是信托公司上市难,由于A股上市实行审批制,目前排队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2000家左右,再加上新一届发审委对于拟上市公司的细节把控,上市节奏明显变慢了。而且信托业在早期发展时经历了五次清理整顿,直到2001年才真正开始市场化运作。”

据了解,我国的信托业真正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10月成立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信托投资机构,这也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之初被全面废止的信托业正式复业。

由于信托业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主营业务不突出,同时暴露出了其他一些不可忽视的问,信托业也迎来了五次清理整顿。第一次是1982年,主要是将计划外的信托投资业务统一纳入国家信贷计划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进行综合平衡;第二次是1985年,主要是清理整顿信托公司现有业务并停止审批新的信托贷款和信托投资;第三次是1988年,主要是严格信托业务规范并对各主办单位下的信托公司进行大量撤并;第四次是1993年,主要是停止所有银行向各类非银行进入机构的资金拆借,开始“银信分离”。

第五次是1999年,伴随着这次整顿,2001年《信托法》出台,弥补了我国立法领域的一项空白,信托业终于走上了法制化的发展轨道。经历多年的探索,信托行业从近千家归并到68家。总资产管理规模也从2003年末的区区1635亿元,跃升至2017年二季度末的23.14万亿元,年均增速约40%,位居金融行业第二位,仅次于银行理财。成为了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银监会信托部主任邓智毅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近年来信托公司利润非常可观,也从侧面说明过去的短板正被补上。

他表示鼓励信托公司积极介入资本市场,第一有利于建立动态的资本金补偿机制;第二有利于促进信托公司改善公司治理;第三有利于丰富资本市场投资主体标的。

邓智毅坦言,信托公司上市涉及到多个部门,银监、证监、交易所等,除银监“准出”外,还需要证监的“准入”,因此全流程走完需要各方共同配合,共同支持。

此次,山东信托作为首家在港的内地信托公司,必然也给业内其他信托公司带来信心。

上述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说道:“今后信托公司整体上市是大方向,关键看国家的政策,首选肯定是在A股,毕竟A股估值比港股要高。”

孙飞也强调,信托公司上市不必非走“独木桥”,港交所、纽交所、伦交所都是不错的选择,未来信托公司上市一定是多元化的。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