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专委会:近3000家平台从事现金贷业务,上百万用户为多头借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
11月17日,由国家互金专委会指导,华夏时报北京洞见传媒联合主办的“2017互联网金融合规与创新论坛”在北京嘉里大酒店隆重举办,峰会邀请了多位监管层学术界及优秀行业代表,围绕着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合规、创新、发展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针对社会关注的现金贷问题,互金专委会秘书长吴震演讲时表示,技术监测发现,当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有2693家,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上海三个地区。其中,有592家P2P平台也在从事现金贷业务,占现有P2P平台数量的15.8%。
吴震指出,目前现金贷一个突出问题是借款人的多头借贷。据技术平台监测,目前有上百万现金贷用户存在向2家或2家以上同时借贷的情况。技术平台还发现规模较大的现金贷平台借贷金额较多,金额超过3000元;规模较小平台借款金额多为1000元以下。
此外,在P2P的数据监测方面,自2016年6月以来,P2P平台累计新增758家,累计消亡2658家。同时为了规避监管,部分新增P2P网络借贷平台多以科技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名义进行P2P业务。近两个月新上线平台22家,运营主体类型为“网络科技公司”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平台13家,还有4家运营主体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在银监会发布了关于校园贷的通知以后,仍有部分信贷平台仍然在开展此类业务,或是采取更为隐蔽的方式违规开展业务。吴震表示,从今年的5月至今,累计发现在网站和APP上公开进行校园贷的平台有60多家,有明显的向学生进行销售产品的情况。
另外,虚拟货币的场外交易,也通过技术手段检测到部分数据。10月27日,专委会发布《比特币场外交易监测报告》指出,据不完全统计,随着9月关闭比特币交易所监管政策推出,BTC-CNY场外交易量占比特币场外交易总量的份额从5%左右上升至20%左右。
吴震表示,目前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是有四个:
第一,巨额资金去向不明,存在着危及国家经济和金融秩序的资金隐患,即钱从哪来到哪去不是很清晰,存在着风险隐患;
第二,大量非传统金融进入传统行业,没有应急风控的能力;
第三,互联网金融巨头已发展到“大而不能倒”阶段,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比较大的危机,涉及面比较广;
第四,像虚拟货币、微盘等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需要一个国家级的技术平台来长期应对互联网金融新技术、新业务的长期挑战;
第五,网络安全问题或者是系统安全问题,根据监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漏洞数量是一般网站漏洞数量的两倍,遭受攻击可能性是一般网站的3倍。(编辑:金微,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