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险企迎来政策利好 外资持股比例将放宽至51%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1-11 14:53:45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11月1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美元首北京会晤经济成果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宣布,“三年后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放宽至51%,五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与保险业投资比例一同放开的,还有银行、证券、基金、期货公司。
就在朱光耀宣布这一消息的前一天,外交部方面便表示,中方按照自己扩大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大幅度放宽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证券基金业和保险业的市场准入。
实际上,扩大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并非中美元首北京会晤最新成果,今年7月中旬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确立要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
今年9月,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保监会召开的外资保险公司座谈会上也曾表示,保险业也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对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险企放宽准入门槛,对于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将进一步优化监管环境,并鼓励其进入健康、养老、巨灾保险等专业业务领域,支持参与国家和保险业的各项改革,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57家外资保险公司,下设各级分支机构1800多家,世界500强中的外国保险公司均进入了中国市场,完善了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结构,形成了中外资保险公司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局面。外资保险机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从入世之初不足1%增长到2016年末的5.19%。截至今年7月末,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10022.50亿元。相较入世之初的30亿元,实现了较大发展。
事实上,外资险企的进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理念、技术、产品,在合规和风险防控方面,外资保险公司也一贯稳健。但外资保险公司仍存在发展相对缓慢、份额占比较小等问题。
2004年6月15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规定“外资比例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0%”。所以在目前这57家外资保险公司中,除了友邦保险之外,其余均为合资险企,且外资持股比例多为49%或49%以下,部分是50%。
值得一提的是,合资保险公司由于中外股东对公司文化和管理理念有较大分歧,常常‘水土不服’,整体发展也是“如履薄冰”。最新披露的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偿付能力垫底的两家公司均为合资险企,分别是中法人寿与新光海航人寿,其综合偿付率分别为-2776.16%和-428%,较二季度还分别下滑了933%和35%,同时,三季度还分别亏损了2000万元和1300万元。
不过,这波政策的红利或将解决合资险企的困境。此次外资投资我国险企的比例放开之后也就意味着外资可以在合资公司中谋求控股股东的位置,从而获得话语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也表示,这是保险业开放的非常积极的信号。外资的股权比例突破50%,并将逐步放开,这意味着外资进入保险业的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在合资公司中可以谋取控股地位,甚至还可以以独资子公司的形态经营,从而增强了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灵活性与自由度。同时,进一步的开放可以促进改革,对于推动保险市场改革,促进保险市场竞争,提高市场效率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央行国际司司长朱隽近日撰文表示,下一阶段将制定好金融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短期内,应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放宽境外金融机构准入限制,在持股比例、设立形式、股东资质、业务范围、牌照数量等方面实现中外资平等对待。中长期,应注重市场培育和产品创新,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和制度环境,允许境外企业和金融机构发债时直接使用或同时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尽快明确对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税收政策细则,提高法律和政策制定的透明度。进一步扩大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