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王子高官被拘,沙特反腐风暴能否撬动“历史杠杆”?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1-09 13:38:04
沙特利雅得的里兹卡尔顿酒店
沙特庞大的王子军团
赵灵敏
最近,发生在沙特的一系列变化让全世界震惊不已:11月4日晚,国王萨勒曼宣布成立以王储穆罕默德为主席的最高反贪委员会。数小时后,反贪委员会以涉嫌腐败和洗钱为由,拘捕了17名王子以及数十名前部长,这些人都是在沙特政坛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包括沙特首富瓦利德·本·塔拉勒和沙特国民卫队队长、前国王阿卜杜拉的第三子穆塔布·本·阿卜杜拉。目前,这些人被囚禁在首都利雅得一家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厅。
系列改革为王储接班立威
除了这幕戏剧性的变化之外,沙特在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在展开。早在去年4月,时任副王储的穆罕默德便推出了“2030愿景”,主要内容包括建立2万亿美元的巨型主权财富基金、出售国家石油公司股权、削减石油补贴和扩大投资,试图通过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双轮驱动”,实现沙特的成功转型。10月24日,已经升任王储的他宣布将斥资5000亿美元在沙特、约旦和埃及三国边境地带打造“全新高科技未来城市”,进一步推动沙特的经济转型。
在社会生活领域,沙特打破禁忌,推出了一系列改革计划以迎合国内年轻人的心理诉求,比如允许妇女独自开车、允许妇女进入体育场观赛以及鼓励更多的娱乐休闲活动等。沙特王储还表示摧毁“极端主义意识形态”、回到“温和的伊斯兰教”是沙特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在外交上,沙特继续了近年来的激进强硬外交路线,对也门进行了空袭,并宣布将封锁也门通往外部的陆海空口岸。
这一系列软硬兼施的举措,首先是要为王储穆罕默德继位扫清障碍。“沙特”这一国名来自创始人伊本·沙特。20世纪初,伊本·沙特在逊尼派瓦哈比教长和有“阿拉伯的劳伦斯”之称的英国谍报人员劳伦斯的协助下,逐一削平强敌,于1932年统一了阿拉伯半岛。1953年伊本·沙特病逝后,沙特王位由他的儿子们按照“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至今。2015年1月,时年79岁的现任国王萨勒曼继位,他是沙特王国的第7位国王,也是伊本·沙特的第25个儿子。由于他年事已高,人们普遍认为他只是过渡性的,不会有大的作为。在上任之初,一切看起来确实如此。他遵循“兄终弟及”的“祖制”,任命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伊本·沙特最小的儿子穆克林为王储兼第一副首相,侄子纳伊夫为副王储兼第二副首相和内政大臣。
然而,事情很快起了变化。上任仅仅3个月,他就废除了穆克林的王储之位,由纳伊夫接替王储。2017年6月21日,他又把纳伊夫废除,宣布由自己的第8个儿子、现年31岁的穆罕默德接任王储。两次易储过程看似平静,但由于上述做法彻底打破了延续60多年的王位继承规则,从“兄终弟及”改成了萨勒曼支系继承,这意味着王室其他支脉此后将与王位无缘,因此在王室内部引发的震荡和不安可想而知,关于沙特可能发生政变的传闻也一直不绝于耳。有西方媒体就猜测,此次抓捕行动可能是挫败了一次未遂政变后的反击。无论真相到底如何,通过一系列举动打击异己、巩固穆罕默德的地位和权威、为顺利接班做准备,应该是此次抓捕行动的主要动机。
经济模式极端思想遭遇困境
其次,沙特靠石油收入支撑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寻求突围。自从1938年沙特发现第一口商业油井以来,石油收入就是沙特的主要财政来源。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国际油价一路上涨,沙特也赚得盆满钵满。这一方面使得政府有足够的财源推出各种改善民生的措施,巩固统治;另一方面则滋长了王室成员的骄奢淫逸和炫富行为,此举虽然导致民众的观感不好,但炫富本身意味着上层对自己的生存状况比较满意,客观上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也正是有这些有利条件,沙特才顺利通过了“阿拉伯之春”的考验。
但近年来,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几年,国际油价低迷,从顶峰的近150美元一路滑落到50美元左右,这导致沙特的日子很不好过,一直执行的是赤字预算。而未来,考虑到全球经济转型和能源革命的现实,油价大幅回升、石油需求大幅增加的机会都不高。沙特如果再不转型,经济上的巨大压力最终一定会投射在政治上。一方面政府没有能力继续发糖,各种潜在的不满会被激活;另一方面王室成员如果不能维持过往奢侈生活方式的话,就会对国王心生不满,这都会导致政局不稳。因此,经济改革虽然也有为王储树立威信的主观考虑,但也是沙特维持稳定的客观需要。
第三,沙特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伊斯兰教逊尼派支派瓦哈比派极端思想,在沙特国内,言论自由受到压制,严厉的教规之下,人民几乎没有娱乐可言。没有电影院,连情人节都不允许庆祝,妇女则沦为男人的附属品和生育工具。这遭到全世界人权团体的不断抨击,导致沙特的国际形象很糟糕。在国外,沙特多年来在海外资助建立清真寺,宣扬瓦哈比派极端思想,看在沙特和美国有同盟关系的份上,西方社会对此一直视而不见。但由于美国在“阿拉伯之春”中任由穆巴拉克等独裁者倒台,沙特对此非常不满,两国关系已大不如前。2015年12月,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直言不讳地表示希望沙特停止为宗教极端势力提供资金,显示在伊斯兰国猖獗的背景下,西方对沙特的容忍度在降低。而近年来,沙特在也门和叙利亚推行代理人战争,导致恐怖主义反噬,国内时常遭遇恐怖袭击。
因此,沙特目前的一系列转变,有高层权力斗争的因素,但从客观上是对沙特内外困境的一个积极回应,总体上看是进步的。上百年来,如何顺利实现现代化是困扰中东社会的大难题,而沙特是一个最典型的中东国家:奉行极端教义,经济极端依赖石油。如果沙特能将改革推进下去的话,对中东乃至全世界都意义重大。(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