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深耕医疗领域 欲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医疗保障体系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1-01 10:23:15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10月31日,中国平安与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联合建立了“全球医疗与健康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据了解,“中心”将依托清华大学丰富的科研专家、教授等学术资源,以及中国平安的技术、经验、数据,进行医疗领域的前沿研究。
中国平安常务副总兼首席保险执行官李源祥向记者说道:“我们对于中心的期望值是很高的。现阶段已经确定了两个项目,目前中国大概有30万左右的私家诊所,中国也在推分级诊疗,分级诊疗要把私家诊所也纳入到供给方的体系里面,才能更加完善分级诊疗的体系,也要把这些私家诊所纳入到支付体系进行报销。但是这30多万私家诊所涉及了全科、中医、牙科、妇幼等等,它的专业水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所以绝对是有必要建立一套标准去进行认证。这个认证标准,应该要达到国际化的水平,同时也要符合中国的国情。通过这套标准的落地,倒逼这些诊所提升它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清华大学在公共卫生这一块其实是非常领先的,所以我们让这万家诊所跟清华大学一起研究制定这样一套标准,这是第一个想法。第二个就是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口居住的密度也会越来越高,导致现在人疏于对一些流行病、传染病等疾病的防控。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大数据去研究出一些疾病预测的模型,帮助每个城市去预测未来某种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并精准到每一个区域、未来一周、动态地去预测他的疾病发生率。”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表示:“清华长庚医院作为大学医院,其核心任务就是建立现代健康医疗服务体系。成立三年以来,我们所提供‘三精医疗’的理念,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所谓‘三精医疗’就是精准医疗、精益医疗和精诚医疗。精准医疗就是把现代医疗技术和我们传统的精髓融合,为病人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让病人的利益最大化。精益医疗就是让病人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是从成本效益方面来考虑。精诚医疗是为病人提供宾至如归的感受,给予最深切的人文关怀。”
董家鸿强调,作为清华大学的医院,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清华大学工科、理科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医学上,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品质。
“最近三年,我们在智慧医疗、器官打印、外科手术导航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初见成效。例如我们开展了国际首例脊椎的3D打印,成功修复了脊椎病变切除后的缺损,这就是我们医工结合的重要成果。另外,在过去的三年,我们肝胆外科技术已经达到国内甚至国际一流水平,特别是我们做了世界首例体外肝切除,这是非常复杂的,因此我们做了全球网络直播,有147万在线观众、外国医师在观察,并创造了世界纪录。”他介绍道。
在谈到目前互联网医疗平台所面临的问题时,李源祥表示:“现在有很多互联网医疗平台,其实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平台上的医生专业水平跟平台所提供的服务时效是否能达到社会要求。但平安好医生跟很多互联网平台不同。一是平台上有一千名医生都是我们自己聘请的全职医生,因为是全职,所以我们对他们的专业水平、服务时效都有保障。另外平安好医生还汇聚了国内移动互联网顶尖人才,我们很多工程师都是来自于有名的互联网企业,所以他们使得整个平台的运营效率非常高。另外,我们服务的用户量非常大,目前每天有超过40万的问诊量,比几十个医院的总和还要大。所以它积累了到目前为止大概1.8亿的问诊记录。同时,借助平安集团尤其是平安保险,平安好医生建立了一个非常完善的线下服务生态,连接了各种类型的医疗健康服务机构,所以可以建立一个线上线下闭环的整个医疗健康的服务平台。”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菁指出,老百姓看病的支付来源只有三块:医保、商保、自费。而2015年,全国卫生总费用支出是4万亿,医保占48%,自费占46%,商业保险只占了6%,这与国外相差非常大。
他表示:“20多年来,我们国家商业保险一直配套基本医保,做基本医保的补充,开展住院补充、门诊补充、大病保险、职工高额、央企国企员工福利保障计划等业务。医保是报销支付,商保是理赔结算,均对老百姓提供医疗保障服务,两者结合就把医疗保障这块蛋糕做大了。如果光靠医保这个蛋糕,你会看到某些地方的基本医保已经出现收支压力,个别地区甚至出现资金穿底。所以我们想把商保这个蛋糕做大,来配套国家的医改,参与建立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保障体系。”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