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浙商银行普惠金融:破解需求结构“不平衡不充分”

作者:徐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10-19 22:04:34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言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超 杭州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言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此,浙商银行(02016.HK)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认为,金融业应该主动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出金融解决方案,从以往主要为生产者服务转向更多地为消费者服务,从以往集中于东部、集中于大城市更多地向中西部和乡村延伸。浙商银行运用新金融工具,专门打造个人财富管家银行,以践行普惠版财富管理服务,破解需求结构的“不平衡不充分”。

不平衡不充分具体体现在什么方面?殷剑峰解读十九大报告时认为,“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需求结构看,表现为消费相对于投资的不平衡不充分。我国的消费率只有52%左右的水平,导致我国消费率偏低其中一个突出的因素就是在我国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分配中,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居民收入占比较低。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表现在区域和城乡的差异上。”

分析人士认为,商业银行为人民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使更多人均等地享受到金融服务和财富增值的收益,也是践行普惠金融,促进发展平衡充分的途径之一。据介绍,浙商银行在把服务小微企业作为普惠金融重点的同时,结合自身特色,以“财市场”和“增金财富池”为核心打造“个人财富管家银行”,为客户提供全资产、全周期、全渠道的综合金融服务。在满足客户理财收益性的同时保障流动性,较好地解决了传统金融的客户体验痛点。

数据统计显示,这一创新可以让普惠金融惠及更广阔的群体,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截至2017年6月末,浙商银行服务了个人有效客户数282.7万户,较年初增长34%,近年平均年增幅101%。个人理财产品累计销售量1808.42亿元,同比增长181.96%。其中支持随取随用的高收益余额理财产品“增金宝”推出后累计为客户赚取收益近13亿元。

“普惠金融需要服务的对象有很多,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普惠金融的目的是为这些群体造血,但普惠金融更需要平衡好商业可持续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浙商银行刘晓春行长如是认为。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的关键因素。传统意义上,财富管理是高大上的,浙商银行打造平民化的“个人财富管家”,既是普惠金融在零售端的实践;也是解决当前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手段之一。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