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里面乾坤大 习近平思想喷薄而出
水皮
十九大开幕式。
习大大的报告是重头戏。
一口气讲了三个多小时,脸不变色心不跳。
获得的掌声有N次。
新华社官方统计是71次,网上民间的简易版本是39次,
掌声的时间有长有短,
最长的掌声来自第36次,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代表鼓掌时间超过15秒,
一般掌声时间不过5秒或者10秒,
掌声意味着共鸣,
掌声意味着共震,
掌声意味着上下同心,
房地产就是目前中国经济的痛点,
老百姓心中最不可承受之重,
直击人心的讲话,
当然会有掌声。
39次掌声都有出处:
第1次鼓掌:反腐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
第2次鼓掌:清除了党内重大隐患,为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第3次鼓掌:对全国人民、香港、澳门、台湾同胞,海外侨胞表示感谢。
第4次鼓掌:中国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第5次鼓掌: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6次鼓掌: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强大生命力。
第7次鼓掌:我们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奇迹。
第8次鼓掌:我们党创造了伟大目标。
第9次鼓掌:清除一切侵害肌体的病毒,确保我党旺盛的生命力。
第10次鼓掌: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第11次鼓掌: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12次鼓掌: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第13次鼓掌: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第14次鼓掌:为全球安全做出重大贡献。
第15次鼓掌: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第16次鼓掌:坚决反对分裂势力,坚持全国统一的目标。
第17次鼓掌: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第18次鼓掌: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力量。
第19次鼓掌: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20次鼓掌:全面治理生态污染,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21次鼓掌: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22次鼓掌:中国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第23次鼓掌:社会主义征程新篇章。
第24次鼓掌:弘扬劳模、工匠精神。
第25次鼓掌: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第26次鼓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增长。
第27次鼓掌:巩固我国团结安定的局面。
第28次鼓掌:各级党委要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
第29次鼓掌:禁止任何人凌驾于宪法,禁止任何人以言代法、徇私枉法。
第30次鼓掌:为人类政治进步做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第31次鼓掌: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第32次鼓掌:让中华文化展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第33次鼓掌:培育一批讴歌党的文艺作品;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第34次鼓掌:鼓励更多农村青年实现高中教育,更多人实现高等教育;大幅提高国民素质。
第35次鼓掌:取缔非法收入;缩小收入不均衡差距。
第36次鼓掌: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第37次鼓掌:精准扶贫。
第38次鼓掌:脱真贫,真脱贫。
第39次鼓掌:医养结合,加快养老产业发展。
并非所有的重点都有掌声,
特别是突如其来的表述,
很多人的反应是蒙的,
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比如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这两者互为前提,
新时代意味着主要矛盾新变化,
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意味着进入新时代。
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而从十五大到十八大,
我们习惯的表述是,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区别是一目了然的。
美好生活的愿景包括不仅局限于物质生活,
精神文明,
文化生活,
公民意识,
不一而足,
不平衡的决不仅仅是收入的差距,
当然收入导致的贫富差距最突出,
不足显然指的是增长空间,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
但是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跨越中等国家收入陷阱,
需要全党上下努力奋斗,
纲举目张,
主要矛盾的焦点可以从掌声中看出,
第31次鼓掌是因为提及中华文化,
第32次鼓掌同样是提及中华文化,
第33次鼓掌依然提及的是文化进步,
值得长时间鼓掌的是第34次,
鼓励更多农村青年实现高中教育,
更多人实现高等教育,
大幅提高国民素质,
人是国家的根本,
没有人的进步,
一切都是空谈,
经济发展从来不是建立在沙滩上,
普及高中义务教育功在千秋。
掌声代表心声,
不仅是代表党代表,
更多的是代表民心民意,
报告有高度更有温度,
体现的是一以贯之的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简称习近平思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