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发展进入快车道 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加快构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你的养老储备预期是多少?200万,还是500万?
目前,一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成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整个养老期间需要养老资产储备的100万元以内,有80%的人尚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为了提高个人的养老金储备,当基本养老金得到稳定发展后,完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受到了政策的进一步关注。
“为协调推进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目前,我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修订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在单位和个人缴费的基数和比例、分配方式、领取方式等方面积极借鉴吸收职业年金的有关做法,特别是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有关主管部门正在统筹考虑完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相关政策。”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郭建华副主任在“探索养老金第三支柱的中国路径”为主题的中国养老金调查暨《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发布会上表示,职业年金的普及和发展对企业年金发展和第三支柱建立起到了一个辐射带动的作用。
职业年金三年积累4500亿
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是多渠道提高老年群体收入水平,更好保障晚年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合理区分政府、单位和个人的养老责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其实,关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就已经明确提出来:我们要朝着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方向发展。在1991年6月国务院文件里面明确提出来“逐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的制度”。
就目前来看,在整个5万多亿的养老资金规模中,第一支柱占4万亿,第二支柱中的企业年金经过12年的发展,目前的规模是1.1万亿。
职业年金的改革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启动而展开。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建立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金制度、职业年金等多支柱体系。为推进多支柱体系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印随后又发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同时人社、财政两部印发了《职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确定了职业年金制度和市场化运营的规则。
“从改革开始至今的三年时间里,职业年金大约积累了4500亿,预计全国职业年金参保人数将超过3650万人,每年实账缴费金额逾150亿元。”郭建华表示,我国职业年金将得到快速的发展,从各地的准备情况来看,有些省份已经正式成立了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评选委员会。
由于制度属性不同,职业年金是强制建立的,主要是为保证改革前后待遇水平的衔接,企业年金是由企业根据经济能力自主建立的,主要为增强本单位的吸引力。
“就在京中央单位的职业年金经办而言,我们中心在积极的推进相关的工作,一是研究确定了在京中央单位职业年金经办管理操作规范和岗位职责设置;二是开发了完善的职业年金核心业务的相关信息系统,具备了职业年金经办管理所需的基本功能;三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了职业年金基金归集账户合作的银行,为起动资金归集做好准备;四是研究起草了在京中央单位职业年金的工作方案其受托机构评选委员会相关的文件材料。”郭建华表示,下一步,将根据职业年金委托投资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适时启动管理机构的招标工作,推进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的投资运营。
推进第三支柱建设势在必行
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一个必然趋势,从三个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较快,已构建了覆盖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如今,年金的发展也初具规模,后续,作为养老保障体系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第三支柱的建设则势在必行。
“发展第二和第三支柱的目的在于完善养老金制度架构,实现国家、单位和个人养老责任共担。其中,第三支柱的个人延税养老金制度,无需企业参与和发起,政府直接对个人进行税收激励,第三支柱发展最大的推动力就是政府强有力的税收优惠激励。”9月27日,《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执行总编孙博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延税养老金的潜在覆盖人群十分广泛,有助于完善我国养老金体系,减轻公共养老金财政负担。
个人延税型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该保险作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三支柱”,以税收优惠等措施促进其发展有利于增加居民的选择,从而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满足个人多层次养老需求。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7)》指出,将近八成(78.9%)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参加个人税延养老金计划,仅有21.1%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愿意参加。
那么,参保人愿意为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金列支多少额度?调查数据显示,九成以上(90.6%)的调查对象愿意为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金缴费的额度在每月1000元以下,9.4%的调查对象愿意每月为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金缴费1000元以上。
就此,参与了本次调查的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表示,调查结果显示,第三支柱个人延税养老金的参与意愿较为强烈,且中青年群体、受教育程度高的全体以及中高收入群体表现了对第三支柱个人延税养老金更高的参与意愿,与此同时,有意愿的参保者缴费意愿多集中在每月1000以内。这对于我国即将落地的第三支柱个人延税养老金制度而言,精准实施税收递延优惠的制度安排就至关重要。
就在7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2017年年底前启动个人延税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文件里面主要是针对商业保险公司在推出这方面的保险产品给予的一些税收的优惠政策,将组织开展试点。”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我国经过13年的连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以缴费工资为基数计算替代率水平已经达到67%,超过原有的制度设计,所以必须要促进三支柱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金。
据记者了解,目前,财政部对个人延税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涉及的相关政策和技术问题已基本形成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