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赵晋平:海外保护主义色彩增加 中国企业“走出去”遇挑战

作者:冯樱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9-21 13:11:49

摘要:9月20日,在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的“2017中国企业‘走出去’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表示,中国对外投资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重要,但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面临许多风险和困难。

赵晋平:海外保护主义色彩增加 中国企业“走出去”遇挑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9月20日,在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的“2017中国企业‘走出去’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表示,中国对外投资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重要,但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面临许多风险和困难。

赵晋平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7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5%,高于2016年的3.1%,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拐点,今年全球跨境投资预计能实现10%左右的稳步增长,其中中国对外投资对全球增长的作用日趋重要。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是最大的政策利好,中国政府已做好统筹的规划协调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贸易投资合作机制趋于完善,国家已在外交工作、财税、金融和发展援助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服务支持。但同时赵晋平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面临许多风险和困难。

首先,国外所谓的投资保护主义明显增加。很多国家在国内吸引外资方面,通过限制性政策的调整来加大对外来投资企业的限制和监管。《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6年58个国家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调整,70%左右利于促进外资,但是也有22个国家出台了22项政策调整,加大对外资限制、监管和各种约束。

其次,投资协定发生变化,有些重要的协定中途夭折。2016年14个国家退出相关投资协定,这一定意义上对促进贸易投资增长,或自由化发展协定本身带来一些影响。

同时,安全审查带来的限制。美国安全审查已有很久,而且具有不透明性,尤其对中国有很强的针对性;欧盟要建立一个统一标准体系和统一规则的投资审查制度,这也表明了欧盟实际上是外来投资的保护主义色彩在明显上升。

另外,还有所谓的限制性投资,特别是并购投资,是战略性产业的投资保护主义,也有一些在土地使用方面的限制性措施。从2016年表现来看,虽然说有利投资政策的多于限制投资的措施,但限制措施在政策调整的比例是明显上升的,已经由2005年的15%提高到了2016年的25%。这说明各国对外来投资的限定性贸易保护主义在加强。

除了以上困难外,赵晋平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还面临很多风险,比如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安全风险、商业风险等。

对于“走出去”的企业,赵晋平建议,企业要最好准备工作;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定要抱团出海,以产业链投资和集群投资的方式相互提供帮助,也可以加大企业彼此之间的商业活动;企业之间的协同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中资企业之间通过低价竞标等方式恶性竞争会带来两败俱伤的结果,也大大损害中国企业在外投资的形象;当地融合至关重要。

赵晋平表示,中国企业和投资机构一定要稳扎稳打,制定好发展策略和规划,真正能够让企业“走出去”成功的最重要条件,就是要有风险意识,而且要注意防范风险。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