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P2P平台近半亏损 有三家盈利过亿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9-15 19:40:52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
随着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的实行,网贷的盈亏状况揭开神秘面纱。
9月14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登记信息披露服务平台系统新接入一家平台——爱投资。截至目前,共有97家互金平台接入协会信披系统并披露了运营数据。以2016年的财务状况为例,这97家(两家未披露财务报表)平台中,有50家平台在2016年实现盈利,但有45家平台仍为亏损,网贷平台的盈利状况可见一斑。
从具体数据来看,有3家平台盈利过亿,分别是微贷网的3.25亿、宜信惠民的1.3亿、爱钱进1.06亿。有两家平台亏损过亿,分别是红岭创投的1.8亿和点融网的1.7亿。其他平台盈利或亏损在几千万或几百万不等。
合规经营双重压力
合规发展、持续经营,这是当前网贷面临的主题。
目前,互联网金融处于整治期,各大平台的首要任务仍是合规,要想合规,一些必要的成本开支不可避免,合规成本中最大的仍是资金存管。具体的资金存管费用因不同平台规模、存管银行而异,普遍在百万元起步。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网贷行业已有超过400家平台上线银行存管系统,但相对于两千多家平台而言,仍只是少部分平台完成存管。
新联在线COO陈智诚透露,除了存管外,像广州、深圳等地金融办出台的网贷备案指引中都要求平台提交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备案法律意见书、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其他地区也效仿提出类似要求,这也是平台信息披露必需的投入;要获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还须进行灾备系统投入,也属于平台必不可少的支出。
爱钱帮联合创始人赵静婷认为,盈利能力取决于规模和成本,目前整个行业的合规建设和运营成本仍然较高,所以大部分平台处于亏损也属正常。
目前,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已延期一年,最近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办公室下发《关于落实清理整顿下一阶段工作要求的通知》提出,存量违规业务必须压降、不再新增不合规业务、业务规模不再增加。整改实施阶段应最迟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多地互金平台已经收到通知,其中均明确不合规业务为底线,并在一定期限内予以退出,而存量则是以7月份的网贷存量为参照指标,每个月呈报交易数据。
对于当前行业而言,一方面面临着持续的合规投入,另一方面则面临持续的经营压力。
一家中小平台向本报记者直言,现在中小平台盈利难,融资难,生存难。由于资本市场看空互联网金融,从去年以来,不少平台普遍面临后续融资的难题,这对于处于投入期的平台而言是致命的。
有数据显示,2016年P2P行业的融资近70起,融资超过200亿。而截至2017年8月,获得融资的P2P平台不足20家,融资金额也仅50亿元。
过去,资本看好互金时,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入,现在很多平台既没有利润,又没有融资来源,已经有些熬过整改期,不少平台开始主动清盘、退出,截至目前,市场上正常运营的P2P平台已减少至2000余家,这一数据在高峰时有6000多家。
合力贷CEO刘丰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网贷行业还处于初创投入期,平台的运作多是亏钱做大市场,做大品牌,希望占据一席之地后再考虑盈利问题。“如何做大规模,用体量稀释风险比例,是互金平台需要考虑的重大课题。”
金融科技或成救命草
那么,金融科技能否扭转互联网金融亏损的局面?对于金融科技,业内争议也较大。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金融科技虚大于实,概念炒作多。
“现在金融科技,概念太重,短时间很难改变客观现实。”联豪创投总经理谢东认为,单纯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核心本质,互联网只是一个载体,核心还是金融,短时间内通过相关技术解决核心风控是不现实的。
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公开表示,绝大多数P2P不创造价值,把借贷活动从线下搬到网上,丝毫没有改变金融的性质,没有为客户提供任何增值服务。不创造价值的公司无论有多少用户,无论融到了多少风投的钱,无论估值有多高,早晚都会垮掉。“公司的现金流和价值创造密切相关,那些倒闭的P2P几乎都不能产生净现金流,不得不依赖外部融资,一旦风投对互联网公司的前景转向悲观,P2P的末日就来临了。”
赵静婷表示,在金融科技方面占得先机,利用大数据风控等技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也会成为各家平台竞争的关键因素。随着监管明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盈利水平或许会进一步增长。
10月,《华夏时报》与洞见传媒将在北京联合主办“2017年互联网金融合规与创新论坛”,论坛由国家互金专委会作为指导单位,邀请行业内代表共同探讨合规与创新发展的重大议题。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