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互联网金融合规与创新论坛定于十月在北京举办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9-08 17:41:5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
8・24网贷暂行管理办法已满周年,网贷平台的合规化进程如何?未来整个互金行业的发展将去向何方?
8月25日,银监会正式出台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标志着网贷行业“1+3”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所谓网贷行业“1+3”制度框架,是指“一个办法三个指引”,即此前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以及《信披指引》。
“1+3”制度体系全面完成,意味着网贷行业在规范和合规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各大平台在合规路上更加有章可循,其中就包括平台的信息披露有了更明确的指引和规范。
目前,各大平台正在抓紧上线资金存管,这是合规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网贷行业已有超过420家平台上线银行存管系统,占正常运营平台总量的两成多,其中8月有超过40家平台存管上线。
在合规的道路上,除了资金存管,还有电子签名、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等,这些合规手续完成才能获得当地金融局备案。另外,各地的备案要求还有所不同,像广州、深圳等地金融办出台的网贷备案指引中,要求平台提交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备案法律意见书、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其他地区也效仿提出类似要求。
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规成本较高,以资金存管为例,存管费用因不同平台规模、存管银行而异,普遍在百万元起步。律所、会计师事务所收费普遍在15-30万元不等,合计支出约40万元。综合上述几项,为满足合规要求的支出至少200-300万元。一些大中型网贷平台的合规成本基本在300万元起步,这其中还不包括人力成本、IT系统搭建和经营场所支出等。
除了这些硬性的手续,对于某些大标平台而言,还有一项重要的合规要求即100万的限额,这就不仅要求改变平台以往的资产类型,还有风控模型、管理团队等,这成为许多平台不能承受之重。
在互金协会信息披露的平台中,有近1/4平台年营收不过千万元,这些成本将对平台经营造成巨大压力。
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一方面面临着合规化的挑战,另一方面面临着持续的经营压力。一些中小型平台无法实现合规转型和持续盈利,这导致行业洗牌,平台选择提前退出。
在合规与经营的双重压力之下,不少平台通过调整收益率,通过降息手段尽量做到收支平衡,但是从最新统计数据来看,行业的整体收益率在走高,由于行业竞争者众多,单纯的降低收益有些难奏效。
目前,对于大量互金平台而言,只能通过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加大创新、风控等,消耗合规成本,同时也要实现平台的盈利。有行业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金融需求远未满足,而中国的金融科技创新速度已居于全球领先位置,只要给出一点的空间,互联网金融就能脱颖而出,整治期结束之后,互联网金融会迎来新一轮爆发。
金秋来临之际,互联网金融企业也迎来收获季节,在监管重压之下,创新显得更加不易。基于此,10月中下旬,《华夏时报》与洞见传媒将在北京联合主办”2017年互联网金融合规与创新论坛“,论坛由国家互金专委会作为指导单位,共同探讨合规与发展的重大议题。
峰会规模预计将超300人,有来自监管代表、行业代表及学术机构等共同交流讨论互联网金融的最新趋势,峰会将分为两个版块,上午主要讨论合规问题,这些焦点性问题包括:网贷的合规现状与难题、互金整改的现状与区域差异、资金存管下的银行平台融合、监管科技的最新动态。
下午主要聚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这些议题包括整改之后互金行业新格局、互金平台的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互金企业的持续经营和盈利等。 同时,峰会上将主办单位与平台方发起合规发展联盟,并举办平台晚宴等。
本次峰会目前获得优秀行业代表的广泛认可,同时有近百家主流媒体参与报道,必将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一次年度盛会。
编辑:金微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