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陈清泰
兆丰
被组织安排到地方挂职两年,由此离开了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上协)。在中上协工作4年不觉得,离开3个多月了,倒是时常想念。尤其是与陈清泰同志共事的日子。
陈清泰是我在中上协的首位会长。他是河北丰润人,1939年出生。今年已经是78岁高龄了。中上协是2012年2月正式成立的。当年成立颇费周折,最后是国务院5位领导同志签批的,成立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一行三会”及中央各部委去了不少部级干部。经证监会领导和国资委领导商量,并报中央组织部批准,陈清泰出任首任会长。
听说清泰同志一再推托,但各方竭力请他“出山”。想想,道理也很简单,用句俗话就是“非他莫属”。看他履历就清楚了。1962年清华大学动力系汽车专业毕业,1982年任第二汽车制造厂总工程师,1984年任第二汽车制造厂总厂厂长,1985年兼任东风汽车工业联合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88年初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获全国首届经济改革人才奖,1992年兼任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是一个地道的企业家。
中上协是“中国上市公司之家”,有近2000个会员。而中国上市公司往往都是行业翘楚,是领军企业,高管是领军人物,不懂得企业经营管理,不是一流企业家出身背景,将很难胜任这一职务, 并赢得众多企业家的尊重与信任。
清泰同志1992年7月出任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从企业家身份转为政府部门领导、行业管理者。他1993年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作为中央主管经济部门的领导者,需要具有全局眼光,善于顶层设计,拥有丰富的领导经验和组织才能,而这也是担任中上协首任会长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要求。
1994年清泰同志被聘为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1997年7月又被选任中国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届委员。1998年起他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成为正部级领导干部的同时,清泰同志还成为集著名教授、专家、学者、领导于一身的高级智囊,这为后来他创立中上协研究团队,并在深入调查研究后撰写出一系列高水平、有份量的研究报告奠定了基础。
2000年2月,清泰同志当选为中国石化首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兼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并于2003年4月连任中石化独董。这个经历,使他切实地介入现代企业“三会运作”(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对企业经营决策程序有了更精深的了解,而且是以“独董”第三方的身份进行研判,因此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有了深层认识,也为今后中上协加强公司治理准则的修订,出台“监事会工作指引”、“董事会工作指引”等作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
2003年3月起,清泰同志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2006年1月起,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2008年3月起,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直到2012年2月到中上协担任首届会长。
我想,清泰同志职业生涯中有这么多个“第一次”,首任会长是他也是“命中注定”吧!
我是2013年5月,即协会成立1年后被组织调去的。当时我在中国证监会上海专员办任专员,干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决定调我去,我只能欣然服从,也由此开启了与清泰同志1年3个月的共事岁月。
清泰同志给人的印象是儒雅睿智、高端大气,又平易近人,谦逊低调但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气势。他在工作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讲政治、守规矩。作为一个正部级干部,又已退居二线,如此严格自律,让我十分敬佩。这从“对人”、“对事”、“对钱”三件事上可以看出。先说“对人”。中上协领导班子比较特殊,我接手时,我是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法人代表),会长是清泰同志,正部级。还有一个副部级副会长,正局级副会长5人,副局级秘书长和副秘书长以及高级专员4人。如何处理好与2位老领导的关系是个挑战。但清泰同志的高风亮节很快消除了我的担忧。他主动到我的办公室谈工作,不以老领导自居,有商有量。“对事”,他党性很强,他不担任协会党委职务,但十分尊重和维护党委的权威,凡是党委会已经研究决定的事项,他都表示尊重党委会的决定;“对钱”上,他严格按照中组部的有关规定,不在协会领一分钱。
二是讲业务、善布局。对于中上协如何找准定位,成为一个新型社会组织,而不是成为“第二证监会”,演变成为一个官僚机构,他费了很多心血。他认为中上协应成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监管机构与上市公司之间的纽带,上市公司的“娘家”。为此,他深入调研,组织协会撰写了不少有份量的调研报告,如《改进政府与企业关系、改善企业发展环境》(2013年)、改善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与环境》(2013年)、《改进市场监管的调研与建议》(2013年)。这些报告被及时送到国务院领导案头,国务院主要领导很重视,亲自批示。几位副总理、国务委员也都有批示,国务院副秘书长肖捷亲自批转10多个部门研究落实。2013年5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时,专门提到“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做了一个调查,有的企业上一个项目,要经过27个部门、50多个环节、时间长达6——10个月,这显然是很高的成本,会影响企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中上协的报告对减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起了推动促进作用。正是在陈会长的带动和影响下,中上协一直保持这优良传统,每年都及时按证监会部署,撰写一些有份量的研究报告,如《上市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现状与建议》(2014年)、《上市公司创新驱动调研报告》(2015年)、《关于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若干问题与建议》(2016年),跟进重大政策取向,及时反映会员呼声,改善会员外部发展环境。这些报告都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批示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处理。
三是讲人品、树正气。协会同志们常说清泰同志是“大家”、政治家、经济学家、企业家。但清泰同志在中上协同志的眼中,更是一慈祥老者,学识渊博,为人谦让,礼贤下士,从不以领导自居、名人自傲。他告诫领导班子要团结、要谦让;告诫年轻同志要学习、要上进;身体力行“三严三实”,使协会工作获得国际国内企业家认可,也为协会工作赢得各方支持作出了重大贡献。记得协会2013年11月召开年会时,时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工信部部长苗圩、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等悉数出席演讲并和企业家对话,精彩迭出。同时,清泰同志对我个人的影响也是巨大和长久的,无论是我的工作方法、工作状态,对人对事对物,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到地方政府工作后,工作任务繁杂,应对事项也多。常常怀念起在中上协工作的日子,那时工作相对清闲单一,“后悔”如今自己是自找苦吃,但每每想到清泰同志年近80,仍孜孜以求,坚持在学习、研究、探寻中国经济改革成长道路,就像是打了一针“兴奋剂”。而市里领导对我肯定最多的,是说我“接地气”、“干实事”,我听后也很欣慰。两年的日子会很快过去,我应当努力向清泰同志学习,勤奋努力,争创佳绩,以无愧于组织,无愧于杭州,无愧于自己!(作者为中共杭州市委常委、杭州市政府副市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