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信银行获准开业 独立法人地位能否突破直销银行发展困局?
华夏时报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8月21日,据百信银行筹备组披露,已于当日收到中国银监会核发的《中国银监会关于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银监复[2017]255号),批准百信银行开业,这标志着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获得开业资格。
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直销银行一度被视为传统银行向互联网生态延伸发展的利器,自2013年9月北京银行开通国内首家直销银行以来,这种不依托物理网点、主要通过电子渠道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新型银行经营模式就迅速受到各家银行的青睐,直销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了股份制银行外,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成立的直销银行成为主力。
但是,不同于西方直销银行的独立发展地位,百信银行之前,我国的直销银行大部分都是作为特定部门或二级部门运作,既无法体现直销银行的成本优势,也难以跳出传统银行发展的思维定势。这样就导致被置于商业银行内部框架之下的直销银行业务发展空间不足,部分直销银行的功能完全可以被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所取代,甚至很多中小银行的直销银行仅有网页和上线信息,并未将直销银行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去发展和推广。
这一背景下,国内直销银行发展在经历了前期的新奇和亢奋之后,一直因其产品结构单一、同质化严重,客户群体与零售银行高度重叠,很难低成本获取客户等问题,发展并不理想。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近年我国直销银行数量渐增,但其规模和市场份额却很小,在中国其市场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于是,业界不少人士将直销银行的发展寄希望于能够获得独立发展地位的银行,百信银行作为首家具有独立发展资格的直销银行,能否像西方的直销银行一样,依靠其差异化定位和轻资产运营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无疑对国内直销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百信银行的不同也在于其获批筹建之初就定位为独立法人直销银行。
公开信息显示,百信银行的发起人为中信银行和福建百度博瑞网络科技公司,中信银行持股70%,百度持股30%。中信银行董事长李庆萍曾表示,两家母公司不会干预他们的市场化运营。百信银行将是一个银行平台,市场定位是"为百姓理财,为大众融资",将利用中信银行的网点优势和金融风控、产品研发和客户经营能力,以及百度公司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和用户流量资源,满足客户个性化金融需求。
根据银监会核准,百信银行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主要是个人及小微企业存款;主要针对个人及小微企业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通过电子渠道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电子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