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回3200点 A股盛夏火起来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7-07 20:56:4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盛夏7月的到来,沪指稳稳站上3200点着实振奋人心,毕竟在几个月的挣扎后,市场多头的热情高涨。上证50指数不断创出新高,白马股的行情纵情演绎,资源股更是成为市场新宠。7日,沪指实现三连阳,站稳3200点,收于3217.96点,上涨0.17%。
适逢中报披露期,绩优成长股将拉开中报行情的序幕,“一九行情”将向“三七行情”继续深化,价值发现之旅一触即发。
拿下3200点
7月6日,在有色金属、煤炭和钢铁等板块助力下,A股先抑后扬,5天均线失而复得。上证指数攻下3200点,收于3212.44点,上涨5.31点,涨幅0.17%,成交2022亿元。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12个上涨,16个下跌。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资源股逐步成为了市场新的热点。有色金属和煤炭等资源类品种持续走强,其中和锂电相关的金属表现得尤其强势。这样接替了部分权重蓝筹涨幅过大后留下的市场空间。另外,中报预增和部分次新板块也同样连续活跃,使得市场的赚钱效应有所扩大。
不过,申万宏源发布报告指出,市场上行过程中仍不乏频繁的波折,显示目前市场情绪总体谨慎。因此,基于震荡箱体的操作风格,临近箱顶后,可适当控制风险,降低仓位。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大盘在前段时间屡次冲击3200点,但是屡次未果,7月6日成功地站上了3200点。这说明市场已经进入一种强劲的走势。3200点是可以站稳的,6月30日是银行MPA考核的时点,现在过了这个时点之后,有一部分资金又重新流回市场,市场的资金面又可以重新恢复宽松,而5月份公布的经济数据和一季度相比明显出现了下降,也就是说稳增长有可能成为新的政策目标。那么三季度货币政策可能从前期的中性偏紧转向中性偏松,这对于股市的上涨是有利的。
杨德龙指出,3200点突破之后可能还会有反复,在3200点附近震荡整理一段时间,夯实一下,7月份市场会迎来一个比较好的反弹窗口,而下半年A股的表现将超过上半年。
杨德龙分析称,这体现在好几个方面:第一,下半年在指数上会有所突破,上证指数第一目标是突破3300点,也就是前期反弹的高点。第二目标是突破3600点,也就是去年年初熔断前的点位;第二,上涨的个股会数量更多,有可能会从现在的10%增长到30%;第三个特征就是市场的赚钱效应明显提高,普通投资者喜欢的一些成长股,一些小盘股也会有上涨的机会,创业板会迎来探底回升的机会。“上半年是业绩为王,下半年应该是业绩加成长,既要有业绩支撑,又有一定成长性的股票会表现最佳。”
在天风证券策略分析师徐彪看来,进入7月,每周的MLF和逆回购到期量加总依次为2500亿、4595亿、695亿、1385亿。到期压力主要集中在第二周,除非出现明显的信号,表示央行放弃对冲,否则继续维持5月下旬以来对市场的短期判断,即在产业资本出现大幅增持、《减持新规》、IPO节奏放缓、并购重组出现提速迹象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偏好处于修复阶段,反弹窗口期仍未关闭。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7月7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在盘中多次经历波动实现逆转显示了市场足够稳定,未来市场会继续向好,低估值的蓝筹仍是投资者的首选。
行情深化扩散
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指出,要顺应多头的趋势,7月资金面即便有反复影响也有限,4至5月市场下跌源于利率急升破坏情绪,故高PE小市值公司跌幅大,而高股息率股未跌。风格取决于盈利趋势和投资者结构,漂亮50累计涨幅大但盈利趋势未坏,市场已经从“一九行情”向“三七行情”扩散。
荀玉根认为,目前处于震荡市向上波动阶段,顺应此趋势,持有消费白马和金融等一线价值股,看好二线价值成长和国企改革。
开源证券认为,从市场运行环境看,管理层进一步推进金融监管的方向不会改变,加快直接融资比重的要求,决定了市场进一步下挫的可能性不大,权重股的分化表现,进一步说明存量资金的阶段性博弈不足以支持热点板块的持续性上涨,无论是绩优权重股,还是热门题材股,“涨多了即跌、跌多了即涨”已成了市场热点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投资者不必过分纠结市场风格的来回转换,主要注重于价格回归即可。对于有业绩支撑且股价涨幅较小的品种,投资者可继续持有,或是择机逢低介入进行中长期布局。
据联讯证券测算,截至2017年6月30日国内指数表现,沪深300市盈率13.74倍略高于52周移动平均值;上证综指市盈率15.67倍、中证流通市盈率20.16倍低于52周移动平均值;而深圳新综指、中小板指、创业板综指接近52周移动平均值减去2倍标准差,市盈率分别为35.85倍、42.22倍、51.27倍。沪深300、上证综指、中证流通走势较为稳健,深圳三大指数存在估值回归的需求。
联讯证券分析师陈勇指出,根据2016年年报数据和2017年一季报数据分析,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均保持向好的发展势态,并且2017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数据好于预期,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持续改善。
同时,由原先创业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一只独涨,到2017年一季度四个市场归母净利润同比普涨,结构上已有所改变,由于创业板2016年一季报高基数和高增长的影响,叠加温氏股份增速下滑的影响,今年创业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下滑明显,但剔除温氏股份的影响后,创业板依旧保持快速增长,仅涨幅回落,有可能出现高速增长后的休整,存在增速放缓的现象,可着重关注深圳A股和中小企业板在盈利方面的持续改善能力。从上、中、下游方面,有色、房地产、新能源汽车、电子、休闲服务值得关注。
编辑:严晖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