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全面开放“定损宝” “预计可减少查勘定损人员50%的工作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27 18:44:0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6月27日,蚂蚁金服在北京宣布向保险行业全面开放技术产品“定损宝”,用AI(人工智能)模拟车险定损环节中的人工作业流程,帮助保险公司实现简单高效的自动定损。这是图像定损技术首次在车险领域实现商业应用,将提升查勘定损体验,降低保险公司优化车险理赔运营成本,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据蚂蚁金服首席科学家漆远介绍,蚂蚁金服的各种技术、IOT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它们的核心的驱动力就是AI,是人工智能,是基于大数据基于云计算的人工智能技术。这种技术涵盖了如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
事实上,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的车险,也是财险公司的主要业务,保费占比超过70%。通过照片确定车辆损失、作为理赔依据的定损,是车险理赔中最为重要的操作环节,一直以来都是由人工完成。在传统的理赔流程中,保险公司收到事故照片后,需要核赔,核价,往往最快需要半小时后才能确定理赔金额。
现如今,在AI领域有多年技术积累的蚂蚁金服,应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技术研发的“定损宝”,解决了对不规则车辆损伤进行识别的行业难题,用AI充当定损员的眼睛和大脑,通过算法识别事故照片,与保险公司连接后,几秒内就能给出准确的定损结果,包括受损部件、维修方案及维修价格。
这将帮助保险公司实现简单高效的自动定损。实践证明,“定损宝”准确率达到98%以上,相当于行业10年以上经验的定损专家,而且能够同时处理万级的案件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数据显示,目前业内约有10万人从事查勘定损的工作。“保险公司应用‘定损宝’后,预计可减少查勘定损人员50%的工作量,今后在简单案件处理上无需再配置太多人力”。
据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测算,每年4500万件的私家车保险索赔案中,“定损宝”能覆盖的纯外观损伤案件占比约在60%,以每单案件的平均处理成本150元计算,有望每年为行业节约案件处理成本20亿元。
此外,“定损宝”还能帮助保险公司挤掉原来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的定损“水分”,减少虚假骗保案件。统计数据显示,车险行业每年500亿的外观件赔款中,约有10%——20%是因上述两种情况造成的理赔渗漏。“定损宝”将有效帮助保险公司减少理赔渗漏的比例。
据了解,“定损宝”能够有效帮助降低理赔运营成本,保险公司经营成本得到改善后,可以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用户服务中。
中小险企也将从中获益。“正在进行的商车费改对险企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尤其中小企业迫切希望通过科技提升服务能力,”全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联席会主任童清认为,“定损宝”将有效解决中小险企在偏远地区和高峰时段查勘能力不足的问题。
尹铭在现场也透露,除了首先供保险公司使用外,蚂蚁金服年内还将联合合作保险公司推出面向普通用户的“定损宝”。届时,用户不用在现场漫长等待查勘员,自己拍照就能实现定损,“人人都能成为定损员”,缩短了用户能够领到理赔款的时间。同时“定损宝”将估算对次年保费的影响,帮助用户判断是否需要索赔。
如今,业界对“科技化是保险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已经形成了共识。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泽表示,保险原有人海战术、规模效应、价格竞争等传统运营正受到新科技的驱动变革。“谁能抓住机遇,跟上技术升级的演化速度,谁才能活的更长、过的更好。”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