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富控股韩学渊:寻找股权投资新机遇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09 19:59:04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夏楠 北京报道
从2006年成立至今,作为老牌资产管理公司的汉富控股已经走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
在6月4日出席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时,汉富控股董事长韩学渊直言,与十年前相比,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无论是资金募集还是投资阶段选择,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汉富控股的人民币基金管理规模已经达到近300亿元。对于如此规模的基金,韩学渊在投资方向上有清晰的判断。
从PE到PIPE投资
对于“现在是私募股权投资最好的时机”这种广为流行的说法,韩学渊在论坛上接受媒体专访时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有一部分基金公司在赚钱,一部分基金公司没有业务。相比于环境影响,投资机构更应该重视团队实力,包括对标的价值的判断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在投资阶段判断上,韩学渊认为,目前PE投资估值偏高,获益空间已经很小。“我们最早投资一般是投七八倍估值,后来投到12倍,现在基本都是15倍以上,并且各家机构还在抢着要。” 韩学渊称,由于PE市场信息已经很透明,大家都在拼价格,利润率必然走低,全世界范围内均如此。
对于未来机构的布局趋势,韩学渊认为,需要往两端走。“要么就投天使、VC,这要求机构有独到的眼光,能找到第二个、第三个阿里;要么就投后端,做重组并购、上市公司业务。”
至于到底选择哪种策略,也与基金管理规模有关。早期投资对资金规模要求不高,并且回报高,但风险也大,回报周期比较长。相比较而言,在后端的投资对象中,不少上市公司均是行业龙头,产业成熟度高,适合较大规模的资金进入。
目前,汉富选择专注于更后端,如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大宗交易等,主要方式是PIPE基金。
所谓PIPE基金,是通过共同基金或者其他的合格投资者以市场价格的一定折价率购买上市公司股份以扩大公司资本的一种投资方式。既可以由发行人以设定价格向PIPE投资人发行优先或普通股,也可以发行可转债。
“注重后端,因为容易实现规模扩张。”韩学渊表示,在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环境中,资金募集仍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儿,而通过PIPE投资和不动产基金可以较快地做大管理规模。“在PIPE投资中,可以跟保险、银行、信托、资管机构大量开展合作,从而很容易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让公司的基金管理规模迅速成长。”
韩学渊表示,PIPE投资也要进行方向细分,对于所投产业需要聚焦,公司的各个合伙人会分别于不同产业中进行深耕,每个合伙人只专注于某一个领域,选择一到两家行业龙头公司,除资金以外,还提供增值服务。
事实上,汉富的业务版图远不止于此。
目前,汉富控股旗下涵盖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科技金融、产业直投四大事业集群板块,包含汉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诺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赢石家族办公室、中开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专业服务平台。业务涉及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国内外收购兼并、市值管理、开发性金融、PPP模式项目建设、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金融征信、不动产基金及家族信托等多个领域。
掘金“一带一路”建设
除了国内的投资机会,“一带一路”战略也在吸引民间资本“走出去”,韩学渊对此也十分肯定。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有非常好的机会。汉富也在进行全方位的布局,3年前就开始与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金融机构谋求合作。
韩学渊解释,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参与主要是以开发性金融为主。由政府举债,以远期的收益或现金流进行估价,市场资金再参与进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样的机会同样存在。
在国内,汉富与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合作成立中开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探索出“政企社资”合作的新型金融合作模式,结合政府、央企、社团、金融机构四方,共同搭建“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平台。以开发性金融打造的汉富IF企业港项目已经在东北、西南等地落地。
韩学渊介绍,这一模式融合了政府的组织优势、央企的产业优势、社团的资源优势、金融机构的资本优势,不仅可以有效激活社会资本投资对接城镇化建设,也解决了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不足的痛点,形成多方共赢。
此外,汉富旗下中开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于PPP融资模式也有成熟运作。2016年4月,汉富控股还发起规模数百亿元的 “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投资基金”,着眼于中国东部城市及西部省会城市的管廊项目投资,具体项目在今年即将落地。
在韩学渊看来,汉富在开发性金融或是PPP融资上所积累的经验,都可以应用在“一带一路”相关投资中。
他同时表示,许多“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仍处于发展的初期,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相关制度配套都有待完善,投资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民间资本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和管理能力,很难参与进入。
面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可能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不完善的挑战,比起单打独斗,汉富选择的是抱团。韩学渊称,目前在境外投资中,主要还是依托于国有企业、国有金融机构捆绑在一起共同去做投资。一方面,先“走出去”的国有企业在当地已经有成熟团队,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信息了解更全面深入;另一方面,在目前的管理办法下,国有企业在投资中有所限制,给了民营资本很多空间和机会。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供应链金融相关的投资也是汉富所关注的领域。此外,韩学渊称也会考虑参与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投资。他认为,需要根据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法律环境制订不同的投资方案。最重要的还是要考察项目资产未来的现金流、安全性,以及盈利前景。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