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李晶:房地产是经济增长面临一主要不确定因素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06 23:18:45
本报见习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趋稳,经济发展也从传统模式转为消费升级、新兴产业导向模式,使得全球投资者对中国更有信心,摩根大通银行董事总经理、亚太地区副主席李晶说。但同时隐忧依然存在,其中李晶介绍,房地产将是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主要不确定因素。
摩根大通第十三届全球中国峰会在北京落幕。6月6日,李晶介绍大会讨论主要内容时并表示:“在目前关于世界地缘政治以及国际贸易的关键讨论中,中国均处在最为核心的位置。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进一步理解中国、把握中国发展的大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不论是宏观经济指标还是经济发展模式对全球投资者都有利好趋势。具体而言,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均显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李晶说,摩根大通预计中国2017年全年GDP 增速6.7%。
与此同时,中国正比预期更快迎来一轮新的消费浪潮。2016年,中国零售规模占美国87%,正在迅速赶超美国零售市场。根据电商交易量来看,中国的电子商务规模基本上是美国的两倍,而且正以美国两倍的速度增长。
李晶表示,在这一轮浪潮中,预计2020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将成约4600亿人民币的市场,其中大部分市场份额将被互联网公司占有。互联网金融将继广告、游戏和电商后成为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新型支柱。
除了这些利好趋势以外,李晶还提出几点隐忧。
首先,房地产市场前景是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主要不确定因素。目前,政策和市场似乎还在处在一个博弈的阶段。政府希望采取“一城一策”的方式来使房价上涨过快的市场降温,同时促进小城市去库存。但是,房地产政策执行的过程之中,出现一些不太明确的信号,比如土地供应政策和房地产税,这些对房地产市场将会有长期影响的政策的具体实施尚不明朗。
在市场方面,2016年强劲的成交可能已经预支了一些市场需求,或将导致未来几年市场交易有所降温。尽管如此,政府的打击泡沫的决心和对房价过快上涨的担忧可能仍将是市场的主题。政府政策以及沟通和市场预期之间的互动在未来几个季度将对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十分重要。
李晶说:“今年房地产市场将不会有明显的波动,但是根据政策的实施和其“时滞”效应,市场的小幅上升或下滑都将对房地产投资的结果产生影响。鉴于房地产行业占GDP的比重高达 13%,即使是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微小变化都将对今年的经济增速前景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次,宏观政策的支持力度在某种程度上减弱。财政政策层面,2017年财政赤字率较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将继续维持扩张性财政政策。不过与去年相比财政刺激力度将有小幅减弱。李晶介绍,近期财政赤字将主要用于企业的降税以降低企业成本,部分用于基础建设投资。鉴于今年年初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较快,下半年增速很有可能放缓。
信贷方面,尽管 央行重申今年将维持审慎、中性的货币政策,但近几个月央行收紧批发流动性并采取更加严格的宏观审慎措施,旨在打击例如表外理财产品和非标资产的不合规金融交易。李晶说,目前忧虑这些金融政策的收紧会不会导致一些意外的金融风险,或者是带来负面的宏观影响。
最后,在汇率方面,央行将极力避免人民币汇率出现大波动。另一方面,加息对美元的推动作用趋于减弱,美元疲软也导致了人民币兑美元或将升值。一些中国邻近国家的汇率均在今年出现不同程度上升。
李晶认为,汇率的波动是短期现象,全年总体来说依然偏向稳定。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