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陆磊:资管应打破刚性兑付 投资者自担风险

作者:冯樱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6-04 17:18:55

摘要:“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京召开。6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陆磊就《统一标准,规制规范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进行论述。其中,陆磊认为,资产管理应回归业务本质,打破刚性兑付。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陆磊:资管应打破刚性兑付 投资者自担风险

见习记者冯樱子 北京报道

“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京召开。6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陆磊就《统一标准,规制规范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进行论述。其中,陆磊认为,资产管理应回归业务本质,打破刚性兑付。

陆磊表示,资产管理市场上还存在一定乱象。一方面,非经营企业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十分活跃,仅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不持有经营牌照的投资管理公司等提供了形式多样的产品和咨询等。对于监管部门或规则制定部门是一个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各监管部门在促进本行业发展理念下,对资管业务按照所在行业制定不同的监管规则,各类资管业务投资范围、门槛、杠杆水平等监管规制都不相同。

面对资管市场存在的问题,资管业务应如何健康发展呢?陆磊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把防范和化解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重点针对资管业务的多层嵌套、杠杆不清、套利严重、投机频繁等重点问题,分类统一、标准规制,减少存量风险,控制增量风险。

第二,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目标,既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业务的功能,切实服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又要防止产品过于复杂,避免资金脱实向虚,在经营体系内部自我循环。

第三,坚持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监管理念,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业务的政策框架,完善政策工具,根据资管业务产品的实质属性,按照穿透原则实行公平、统一的市场准入和监管。

第四,坚持有的放矢的问题导向,针对突出风险提出统一、明确、可行的规则,堵塞制度漏洞,不一刀切,为创新留出空间。

第五,坚持按照积极、稳妥、审慎推进的原则来做好统一规制工作,一方面要处置一些迫在眉睫的风险点,防范新增风险。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把握好工作的节奏、力度和次序,避免在处置风险当中发生风险。

陆磊表示在监管层面,要实现资管业务监管的统一规制,需要重点做五件事。

第一,坚持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相结合,分类统一制定标准规制。这里指的功能监管就是十几种形式的原则,不管企业是哪类机构,做什么业务,只要做资管业务,必须接受统一的资管规制的管辖。

第二,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建立宏观审慎建设框架。大资管,是跨市场、跨行业、联动的,并不是单个监管机构可以单独解决的问题。

第三,实施穿透式监管,对资管业务的监管实施全覆盖,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确定适用规则,实施涵盖资金来源、中间环节、最终投向的全流程监管。

第四,严格行为监管,强化金融机构的勤勉尽责义务。行为监管目标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和经营消费者权益,经营机构应该从委托人利益出发。金融机构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内控、人员资格认定及问责机制,确保业务人员有相关的资产管理的能力。

第五,回归资产管理的业务本质,打破刚性兑付。资管的业务本质上是经营机构的表外业务,收益和风险均由投资者享有和承担。

同时,要严格惩戒措施,加大对保本、保收益、刚性兑付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鼓励投资者投诉举报,并发挥会计、审计等中介机构的作用。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