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省联社提名常熟银行高管被否决 “仆主归位”时机到了吗

作者:冯樱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5-12 20:45:46

摘要:经过14年的发展,有人认为全国农信社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并且省联社的管理缺乏产权基础,形成“仆管主”局面。因此,省联社退居服务地位的呼声渐高。

省联社提名常熟银行高管被否决 “仆主归位”时机到了吗

本报见习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4月26日,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常熟银行)召开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对公司高管人事议案进行审议和表决。其中,省联社提名的两位副行长(姜丰平、陈稔)被9名董事否决,剩余人事议案均获全票(15票)通过。

这次农商行与省联社的较量让“省联社改革”的话题再度升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初期,农信社存在经营粗放、资产质量恶化等问题,省联社对其行政管理存在合理性。经过14年的发展,有人认为全国农信社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并且省联社的管理缺乏产权基础,形成“仆管主”局面。因此,省联社退居服务地位的呼声渐高。

“空降”副行长遭董事联袂否决

常熟银行发布的《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中显示,此次提名的五位副行长中,候选人姜丰平、陈稔均获同意4票,反对9票,弃权2票,最终被否决。姜丰平为海门农村商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稔为江南农村商业银行资金业务部副总经理、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公司银行部总经理、投资银行部兼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常熟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不能算来常熟银行时间长短,二人在此之前根本未在常熟银行正式任过职,是省联社任命的。”

常熟银行对空降的副行长人选表示担忧,认为二人对常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缺少了解,对常熟银行的战略、经营模式等不熟悉,难以传承常熟银行的文化,不利于保证常熟银行原有经营模式的延续。常熟银行独立董事曹中方面也认为,姜丰平、陈稔对常熟情况不太了解,聘任为副行长对公司发展不利。

此外,常熟银行2016年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营业收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常熟银行方面认为,常熟农商行刚上市,一次性交流进多名外部人员担任副行长,对管理层影响较大,不利于银行经营管理的稳定。根据常熟银行发布的2017年一季报显示,常熟银行总资产1377.86亿元,比上年度末增长6%;营业收入11.46亿元,其中净利润3.07亿元,比上年度末增长9.67%;不良贷款率1.36%,环比上季度略有减少。

另外三个副行长人事议案均全票通过。其中候选人施健和薛文分别从2013年、2014年起就担任常熟银行副行长,属于常熟银行老员工,对银行内经营模式等熟悉,故全票当选;另一名副行长候选人付劲虽也为新进者,也全票通过。常熟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付劲是投资单位交通银行派谴人员。

“主仆归位”时机成熟了吗

2003年起,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省级政府普遍建立省联社体制,实施对农村信用社的行政管理。改革初期,农信社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为了避免可能爆发的区域性金融风险,保障农信社稳健发展,各省政府通过省联社对农信社进行管理存在合理性。

通过有效管理,省联社推动了农村信用社制度规范化建设,并为其业务发展、风险控制提供有力支撑。但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省联社改革的问题备受关注。各省联社已把控辖下农信社、农商行管理权14年,期间农商行与省联社多有分歧,因此省联社退居服务地位呼声渐高。

省联社改革也受到决策层、监管层的关注。2012年,银监会召开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提出“省联社要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省联社要加快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功能,优化协调指导”;2015年底,国务院再次提出开展省联社改革试点,逐步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2016年,推进省联社改革更是被写进了一号文件。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蓝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研究员穆争社曾表示,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改革具备一定基础了。原因之一是农信社逐步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且多家农商行已上市,与2003年改革初期相比,全国农信社金融风险已经得到有效化解,自我管理、独立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因此支持农信社、农商行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不仅不会形成金融风险隐患,而且有助于农信社、农商行根据自身特点,更加自主灵活地开展农村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江苏省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在全国排前列,除在香港上市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外,在A股上市的五家农商行全部来自于苏南地区。然而全国还有很多省份金融改革相对滞后,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这些地区的农信社、农商行真的能独立化解潜在的风险吗?

但业内认为省联社改革势在必行的重点原因是,省联社对农信社、农商行的行政管理缺乏产权基础,违背法人治理基本原则。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研究员穆争社曾表示:“省联社是农村信用社出资成立的金融机构,履行对农村信用社的指导、协调、服务等职能。农村信用社是省联社的股东,按照法人治理原理,应是农信社作为‘主人’凭借股权选聘、决定作为‘仆人’的省联社主要高级管理人员,但事实上‘仆人’却决定了‘主人’的高管人员,形成‘仆人管主任’的倒型法人治理格局。”

然而,有人认为农信社普遍一把手说了算,管理比较松散、随意,怎能起到主人的作用?农商银行脱胎于农信社,治理结构能一夜之间摆脱旧习,变得非常完善吗?此外,省联社从全省快速调配合适人选到农商行任命高管,一定程度上合乎情理。毕竟不是所有所有县城都有足够可以胜任高管的人才。而农商行董事会地方化明显,从而排斥外来高管人才不利于自身发展。

省联社改革问题似乎不能回避。但国务院表述中从2014年的“加快淡出行政管理”到2015年的“逐步淡出行政管理”,两字之差似乎又表示了改革急不得。不由再次引人思考,主仆关系归位时机真的成熟了吗?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