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群星金融CEO姚猛:定义互金新模式 “掘金”26万亿供应链金融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5-09 14:43:04

摘要:群星金融作为国内互金行业中的一份子,其业务模式却和P2P机构迥异。它没有2C的理财端,对应的资产也不是个人信贷。在供应链金融市场中,群星金融并不直接提供融资。

群星金融CEO姚猛:定义互金新模式 “掘金”26万亿供应链金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近几年,国内企业应收账款市场迅速增长。央行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末,全国应收账款市场已经超过26万亿,由此衍生的业务也推陈出新。目前国内的保理行业规模仅有200亿,对应26万亿的市场,如此巨大的蓝海市场,传统的保理市场却似乎显得有些束手无策,而各类互联网金融机构,开始挖掘供应链金融市场业务, 群星金融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华夏时报》了解到,群星金融作为国内互金行业中的一份子,其业务模式却和P2P机构迥异。它没有2C的理财端,对应的资产也不是个人信贷。在供应链金融市场中,群星金融并不直接提供融资。

“国内目前应该还没有跟群星类似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所以群星金融也许会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名词来定义他们的模式。群星金融是通过应收账款资产标准化来为小微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平台。中国有5500万小微企业,创造了我国60%的GDP。这其中有大量优质的企业,他们运营良好,有稳定的日常交易,对融资需求旺盛,同时单笔金额小,风险相对可控。如果把这些企业汇总起来,将是一个庞大优质的潜在资产市场,是真正的蓝海。”5月8日,群星金融CEO姚猛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在采访中姚猛也透露,截至去年末,群星金融平台已经签约联想、海尔等国内142家核心企业,服务微小企业超过40000家,累计授信规模185亿元,融资额达到120亿元。

全新业务模式

在姚猛看来,国内企业应收账款已达26万亿,占中小企业资产总额的30%以上。应收账款融资是供应链金融中常见的一项,不过传统的金融机构由于线下成本高昂,只覆盖了大企业与大企业间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中小企业因账期短、金额小、需求急,很难获得融资。而这正式群星金融主攻的方向。

“尽管应收账款市场规模巨大,不过大多数商业保理公司还是望而却步。这其中除了上述所说的行业的问题,也有保理公司自己面临的问题。‘不敢做、不想做、不能做’是保理公司的真实写照,小微企业信息不透明,风险不可知,没有简单便捷的方式了解风险;同时小微企业分散在全国各地,营销成本高;另外每个企业通常只有几万几十万的业务,今天融资过两天就要还款,传统方式难以操作。”姚猛分析指出。

姚猛表示,一端是巨大的蓝海市场,一端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谁能搭建起一流的平台,降低融资成本,将会在市场上抢占先机。

记者也了解到,现任群星金融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的姚猛,毕业于伦敦城市大学凯斯商学院,获得金融学硕士学位,2011年上海市十大IT新锐,同时当选上海市青联委员,金融青联委员。其在金融、投资银行、互联网、商业保理及第三方支付行业拥有丰富的高级管理经验,曾是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也曾任职于联想投资和网易。

姚猛介绍,群星金融的业务模式主要是“1+N”核心企业应收账款融资和“N+1”供应商应收账款融资,前者是核心企业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提高核心企业流动性水平,依据客户信用状况进行融资,群星金融同时提供资产证明;后者是核心企业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降低供应商融资成本,依据核心企业信用状况进行融资,核心企业可获得额外收益。

“通过这两种业务模式,可以降低客户和企业两端的融资成本和资金成本,另外群星金融拥有强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把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之间海量的交易数据收集起来,筛选出那些历史交易平稳,贸易金额可观的企业,对接核心企业订单平台,以事实订单数据作为控制融资额度的依据,真正让小微企业的信息透明,风险可控。”姚猛表示。

资本纷纷看好

作为全新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群星的模式显示了强大的获客和盈利能力。姚猛也透露,群星已经开始针对不同客户抽取1%-3%的佣金,不过没有透露具体收入情况。

此外,据记者了解,自2013年成立以来,群星金融在四年内已经完数论融资,2014年5月获得北极光创投领投的50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中旬获得由IDG领投,华创资本跟投的B轮1000万美元融资;2016年5月完成1.5亿元B+轮融资,由曦域资本领投,深圳前海母基金跟投。

上述一家投资方人士在是日受访时也表示,群星金融希望找到大型核心企和其小供应商之间的应付账款,这部分资产的风险在于核心企业的借款信用,相比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强很多,故而可以用核心企业融资的资金成本来为中小企业融资,中间的差值产生信用套利空间。

“它的商业模式很有意思,就是通过平台把核心企业与其供应链上下游小企业之间的小的、分散的、短周期的应收账款自动、快速地形成银行等资金方能够接受的标准化资产,这些资产集合的信用其实就是核心企业的付款,等级很高,因此银行等资金端可以较为放心地为这些资产集合匹配稍微高于核心企业银行流动贷款利率的资金。这个模式实际做到了核心企业的信用向下传递,上下游中小企业获得了较低的融资成本。”这位人士称。

该人士也乐观预期,群星金融的出现,使得供应链金融借助互联网实现了传统金融想做而无法做的系统化信贷,它涉及企业多,领域广、金融需求旺、周转速度快,大幅降低了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所以群星金融的商业模式非常清晰,投资方能很清楚地知道这个模式到底能不能赚钱。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