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沙龙在京召开,李锦解读民企参与混改和国企改革路线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2017年4月23日,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沙龙第二期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顺利举行,该沙龙是关注国家经济形势、产业政策、社会热点等为企业服务的月度活动。第二期邀请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就民企参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进行专题讲座。
李锦首先介绍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最新进展。日前,东航集团旗下东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引进外部投资者和员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称“混改”)计划迎来了实质性启动。
“这是航空领域混改的破冰之旅,对整个航空货运市场产生影响,也为其他央企的混改实施提供了一个试水样本。”李锦如是评价。
东航混改的特点明显。据李锦介绍,第一个特点是由全资到出绝对控股权,持股比例降低至45%,幅度极大。非国有战略投资人和财务投资人合计持有45%股权;另10%股份将由核心员工持有。
其次,东航混改实现了优势链条整合,打造强大的“门到门”综合物流能力。李锦表示,从引入的民营战略投资者来看,旨在保持控股的前提下实现优势链条整合。引入第三方物流、物流地产和快递快运投资者,能够与东航物流的强项航空货运实现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强大的“门到门”综合物流能力。
在李锦看来,更重要的是,东航混改实现了员工持股的突破,中高级管理人员不受1%的限制。所有参加混改的人员都需“脱马甲”转换国有企业人员身份,与东航解除劳动合同,再与东航物流签订完全市场化的新合同。“脱了马甲”,中高级管理人员就不受1%的限制了。
“机制体制双突破,企业员工有积极性。实施员工持股,从机制上看是为了激励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层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从体制上看,是为了在产权多元化改革中,进一步解决所有者缺位的问题。”李锦称。
至于改革的意义,李锦认为,东航混改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改变了商业模式,有可能打破“十年九亏”怪圈。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5年,整个中国民航的货运量增长了12%,但运价却下降了27%。2015年,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的货运平均价格为1.27元/吨公里,几乎没有利润空间。与之相对的是,顺丰、圆通等国内快递企业纷纷组建自己的货运航空公司,联邦快递、UPS等国际快递巨头,也频频新增到中国的货运航线。东航物流希望打造快供应链平台,做高端物流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和航空物流地面服务综合提供商。
东航混改的经验是,客运货运分开,“混改”从薄弱地带突破。李锦说,与赚钱不易的航空客运相比,航空货运市场更是难熬。最近几年来,一些传统的全货运航空公司陆续退出市场,欧洲航空货运巨头汉莎航空与深圳航空组建的合资公司翡翠航空也走向了破产程序。
李锦注意到,现在,东航物流“混改起飞”了,南航国航细看看,也要准备“起飞”了。
4月22日,中国国航发布公告称,近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收到控股股东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下称“中航集团公司”)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复函同意中航集团公司进行航空货运物流混合所有制改革。
该公告显示,中航集团公司将着手启动航空货运物流混合所有制改革。本公司及本公司部分
下属公司经营航空货运物流业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体实施可能涉及本公司及该等下属公司。
“2017年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落地之年,攻坚就在这两年。目前,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已选择了企业或项目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的改革方案已经都拿出来了,2017年将是落地之年。”李锦说。
李锦表示,依据2017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将围绕“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八个字推进,我认为,第一个层次是在国企改革突破,第二个层次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第三个层次是在具有垄断特征的国企改革突破。
在他看来,混改已成为2017年国企改革重点突破的方向。
此次活动由商务部研究院服务贸易专家委员会、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互联网金融研究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双创办公室、中国非公有制经济联合会、北京中经会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校友创业联合会、中企之声研究院主办。
来自有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央企、地方国企、民企以及投资公司、新闻单位等参加沙龙活动,围绕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互动。商务部研究院服务贸易专家委员会特聘研究员、中国非公有制经济联合会秘书长张晓东主持此次沙龙活动。
责任编辑:王晓慧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