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经济数据“打架”背后的玄机:华尔街人士说这是个全球现象

作者:陈岩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3-17 16:58:10

摘要:“把CPI和PPI的同比增速绘制成两条曲线,会发现这次的落差是巨大的,PPI还在处于急剧的高位上升趋势,而CPI却很低。”

经济数据“打架”背后的玄机:华尔街人士说这是个全球现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最近出炉的经济数据纷繁复杂,给市场人士带来不小的困惑,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就是其中之一。

“从资本市场来讲,分歧非常多,我们未必找到答案。”困扰伍戈的第一个困惑是PPI和CPI之间的剪刀差,他观察过去20年的数据,“把CPI和PPI的同比增速绘制成两条曲线,会发现这次的落差是巨大的,PPI还在处于急剧的高位上升趋势,而CPI却很低。”

伍戈向《华夏时报》记者坦言,他看了很多报告,总体而言,这么多报告没有人给出一个很好的理由。他把这一现象比作为“20年目睹之怪现状”。

3月15日,人民大学宏观经济论坛发布的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称“报告”)称,2月CPI的明显的回落不宜过度解读,只是暂时性的波动。并预计CPI将于后续月份再度回升,当前物价步入上升通道表明中国经济的回暖。

做客论坛的嘉宾伍戈显然对此有不同观点,“今天上午我跟华尔街的人聊天,我问他这个现象华尔街怎么看?华尔街的人说这是一个全球现象,这个困惑又大了去了。”

数据打架

来自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增长0.8%,比1月份的2.5%回落1.7个百分点,也比去年同期的2.3%低出1.5个百分点。报告认为,这是由于2016年春节在2月份,食品等的CPI有较强的基数效应。

而与CPI走势形成巨大反差的是,2月份PPI同比增长7.8%,比1月份的同比增长6.9%回升0.9个百分点,而去年的同比是-4.9%。

“我不是说PPI会往CPI传导,但是问题是如此大的剪刀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我们的一个困惑。”伍戈说,“特别国外的CPI是与很多大的公司大家的收入消费非常相关,但是这些企业没有很强的动力雇佣新员工,也没有新的动力给员工涨工资。”

伍戈说,现在有一种解释是,CPI低迷反映出目前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这是一个困惑,但是没有很好的解释。”

打架的数据还不止这些。民间投资仍然处于相当低的水平,而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一直维持高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贾俊雪注意到,近几年中国经济之所以比较困难很重要的原因是民间投资低迷,民营企业的盈利较差。

报告显示,自2012年开始,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从接近30%“断崖式”下跌至2016年底3.2%。相应地,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下降近4个百分点。

为了弥补民间投资留下的空缺,政府只能加大投资力度。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一直维持高位,2016年1-2月份累计同比增长为15.7%,2017年1-2月份进一步提高到21.3%。今年2月份数据显示,民间投资似乎有上升的迹象,民间投资增速提高到6.7%。

“民间投资增速仍然是相当低的水平。民间投资是否重回高位,这需要进一步观察。”报告称。

与之对应的是,微观基础的改善主要发生在国有企业层面,与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相伴随的,是民营企业的盈利状况持续恶化。2016年,在国有企业利润增长率剧增28.6%的情况下,民营企业的利润增长率仍然只有4.8%。

困惑伍戈的还有,他发现,过去几波楼市调控房价和房租总是传导的,但从去年开始,房价不再向房租传导了。

再比如,汇率对出口的影响,按理来说,在汇率不断贬值过程中,对外出口的效益明显会体现,很多时候会出现同步效应,但去年甚至前年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效应没有体现。今年前两个月,出口同比仅增长4%,进口却大幅增长26.4%,2月份甚至出现贸易逆差。

“困惑很多,但是这些是过去十几年没有见到的东西。总体而言,我观察到今年2月份经济打架数据开始增多,比上个月更多。”伍戈称。

趋势判断

今年2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8.9%。这主要利益于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的拉动。2月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21.3%,比2016年同期高出5.6个百分点,保持着较高增速。

对此,伍戈并没有乐观,“看上去投资增速还可以,但是分拆以后投资数据不那么满意,特别是1、2月份投资是在PPI的增速这么高的情况下的增速,如果剔除PPI的影响,实际投资增速不是那么让人满意的。”

他还注意到,不管是PPI环比还是同比涨幅,包括PPI的几大组成部分的涨幅已经出现明显的放缓,PPI如果见顶的话对经济意味着什么?这是值得高度关注的。

“去年经济复苏取决于一个最重要的变量是PPI转正,如果PPI在今年二季度见顶,企业补库存的行为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可能PPI见顶之后企业利润开始变化,上中下游利润发生重新的布局,才能对经济是否见底做出更加精准的判断。”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认为,今年1、2月份国内经济还是延续了去年9月份以来的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至于是否是企稳回升还要观察。

报告指出,虽然在政府投资及政府主导的信贷推动下,我国经济企稳回暖,但是市场自发的力量还不足,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未能拉动民间资本,市场内生动力不充分,这是中国未来增长面临的主要制约。

“中国现在面临很大一个问题是市场或者民营企业的发展动力在哪里?”贾俊雪说。

贾俊雪认为,不能老靠政府投资,也不能老靠国有企业投资,因为民营企业最终是市场主体,怎么激发民营企业的投资,并让它的利润上去,这样经济才能走入长期向好的趋势。短期的波动当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具备经济长期走好的基础?怎么激发民营企业呢?

对经济增长动力的问题,伍戈有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还是要抓住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或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为什么中国经济从去年开始就“小阳春”,到现在也是数据回暖,如果用一个理由来形容的话,伍戈更愿意把主要矛盾放在投资上,或者说投资是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它的矛盾主要方面是什么?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房地产。

“投资当中有基建、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客观上我更喜欢理解为经济增长的残差项,它是其他的经济项不行了,或者外需下降很快,或者房地产投资下降很快,这时候政府会很着急,所以投资是一个被动发力的方式。”伍戈说。

伍戈认为,房地产才是经济周期之母,因为房地产对产业上中下游的带动力非常强。从去年3月末开始到现在经济增速维持在比较喜人的形势,应该归功于房地产,房地产投资增速从去年3季度到现在一直就没有下去。

房地产开发投资在2016年成为支撑全国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16年房地产业贡献了全年6.7%实际GDP增长率中的0.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7.8%,2015年这一数字是0.22和2.7%。

报告称,随着房地产市场正从泡沫化状态逐步回归正常,其对投资和实际GDP增长的支撑力量会不断减弱。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注意到,贸易和消费这两个数据略微有一点担忧,2月份数据显示国内消费需求在继续探底。2017年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9.5%,比2016年2月份的10.2%又下降了0.7个百分点,创近年来的新低。

与商品零售的趋势一致,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从2016年的10.1%下降到9.4%。近来最终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率主要推动力,这是否只是投资处于周期性低谷的阶段性特征?这需要进一步关注。

宗良说,2月份出口数据并没有保持1月份的势头,所以需要值得关注。消费和贸易对下一步的经济稳中回升意义非常大。

政策建议

在毕吉耀看来,现在有了好的开头,目前的增长势头能否维持,下半年是否会出现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我们还要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

“经济增长的角度要考虑动力创新和三大需求,但是创新是一个长期的活,一下子很难达到很高的阶段,同时消费也是一个平稳增长的速度,不可能一下子拔得很高,出口也不是太好控制。”宗良称。

宗良提出,我们国家发展中还需要适当的运用好投资杠杆,“稳中求进”我理解投资当中应该做到“三稳三进”。

据介绍,“三稳”中的第一稳是投资基本总体增长速度要稳,增速保持太高也不行,应达到合理的增长速度,通过供给侧改革不断让投资趋于优化。第二稳是要稳定房地产投资,第三稳是稳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也不要太快,否则资金跟不上,能达到合理的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就不错了。

2015年我国的财政赤字率是2.4%,2016年提高到3%。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原有政府性债务,从一定程度上已经避免了地方融资平台出现大面积违约的情况发生。这给财政政策一定的空间。

报告建议,应该继续用政府投资稳定需求的增长,从基建、养老、医疗、教育等仍需要大量投入的产业入手增加投资需求。在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产业上,政府应予以多种政策的支持和鼓励,降低部分企业在开拓新业务过程中的风险。

宗良着重提到应该稳民间投资。他说,既要为民营企业降成本,还要稳定民间投资信心,为民间投资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报告称,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三分之二的民间投资增速 “断崖式”的下滑,是近期困扰中国经济的病根。因此,激发民众创业热情、提高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平稳增长的关键。

“第一,狠下决心,减税降费,切实减轻民营经济负担,降低民营企业各方面的成本。”报告称。

贾俊雪也认为,减税降费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问题在于怎么减怎么降,企业要求减,政府不愿意减,很重要的一个症结就在于减不了支,看似减税降费的问题,深层次的原因是支出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要减税降费,不减支怎么实现?

“民间民营企业投资包括盈利下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准入的问题。好的领域比如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电信、电力,准入门槛很高,民间资本进不去。”贾俊雪称。

报告建议,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限制,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限制更多体现在第三产业上。在交通、电信、电力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医疗、金融、教育等社会事业领域,民间投资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准入限制。

同时,报告还建议加快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内的金融改革,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