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我国已连续四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00万人以上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两会报道
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会上,在谈及就业问题时,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今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100万,稳增长还是为保就业,将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其实,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曾明确提出,2017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其中,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比去年多了100万人。
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讲,就业是最大的问题,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来源、是居民收入的主渠道,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更是强调就业优先。
“这几年,我们一直处在新增劳动力就业的高峰,今年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其中,高校毕业生有795万人,创历史新高,还有500万左右的中专毕业生以及几十万的去产能职工要安置。但是,我们要创造就业的环境和条件,就业不是要靠政府去提供铁饭碗,而是人民群众靠智慧去打造金饭碗,这几年我们就是靠创造岗位解决了很多就业,中国的就业岗位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完全有这个能力。”李克强总理表示,我们已经连续4年实现1300万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这样一个目标,失业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就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也曾表示,自2012年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呈现总量持续下降的趋势,但由于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存在滞后期,所以城镇新增劳动力仍然处于高位,加之农业转移劳动力仍然保持一定规模,就业总量依然较大。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