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新三板 独立市场地位得到确认
华夏时报记者 刘思希 北京报道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完善主板市场基础性制度,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
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直接提到新三板,也是首次将新三板与创业板并列。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哲学思想上看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再说的文雅一点,就是鼓励制度竞争。也就是说,在一国的法律体制内,对于同样一家公司来说,它可以选择瞄准主板市场,也可以瞄准创业板,也可以去新三板,更可以去区域性的股权市场挂牌交易。因为这都是股权流转的交易平台。
“但是,不同的交易所,在它那挂牌或者是IPO门槛标准不一样。所以,证券交易场所之间也有竞争。”刘俊海指出。
积极发展新三板是一大看点,新三板的独立市场地位已经得到高层确认。
刘俊海表示,过去对于新三板的相关表述都是补充论,而这次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新三板,说明提升了新三板的定位,意味着市场对新三板的认识进一步升华,意味着新三板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与其它板块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资本市场应该是多元化的,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刘俊海认为,立法者、监管者都要提供可选择的制度安排。
编辑王兆寰主编金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