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调查正文

临沂价值6亿土地不翼而飞案升级 奥德城投称夺地是依法维权 港商刑事控告无果

作者:陈锋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7-01-25 14:23:46

摘要:《华夏时报》2016年11月曾以《不翼而飞的土地:港商6亿土地资产离奇过户》为题报道了发生在山东省临沂市的一宗土地纠纷案。近日,这宗土地的实际拥有者、被指夺地的一方山东奥德城投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奥德城投)发声称,该公司诚信履约,所谓夺地行为,是在被违法侵权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后,采取的依法维权动作。

临沂价值6亿土地不翼而飞案升级  奥德城投称夺地是依法维权 港商刑事控告无果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锋 北京报道

《华夏时报》2016年11月曾以《不翼而飞的土地:港商6亿土地资产离奇过户》为题报道了发生在山东省临沂市的一宗土地纠纷案。近日,这宗土地的实际拥有者、被指夺地的一方山东奥德城投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奥德城投)发声称,该公司诚信履约,所谓夺地行为,是在被违法侵权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后,采取的依法维权动作。

不过,这宗土地的原来的持有人——临沂铭信置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港商洪建明表示,夺地事实确实存在,而且对方在办理土地权属转移、过户过程中存在大量违法违规行为,只要有关司法机关介入调查,奥德城投的所谓辩解便不堪一击。

据称,涉及争议的土地总面积为377亩,按目前价格保守估算,这一地块的价值不低于6亿元。从记者掌握的信息呈现,奥德城投共计支出4.05亿元,而港商洪建明一方仅获1.53亿元,大部分资金落入上海铭源公司实际控制人姚原、姚涌二兄弟(以下合称姚氏兄弟)之手。

有媒体报道称,姚氏兄弟为上海官二代,其父为原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其中姚涌曾因强奸罪被判刑。相关资料显示,姚氏兄弟为多家公司股东,涉及食品生产、地产、新能源车、酒店等领域,且在香港发展。

奥德城投发声争议升级

《华夏时报》刊发《临沂6亿土地资产不翼而飞》报道后,这宗土地现在的权属方奥德城投向本报致函,称相关内容存在失实,要求删除相关报道,并“真诚邀请”记者作后续报道。

不过,记者根据函件上所留电话联系时,却一直未能接通。而记者多次联系奥德城投公司,截至发稿前未能成功。

与一般城投公司有地方国资背景不同的是,奥德城投为完全民资。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山东省人大代表林波投资3000万元,山东中奥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后者有两个股东,也均为自然人。

记者查询获知,奥德城投为奥德集团子公司,该集团官网称,奥德集团是以城市燃气、金融、地产三大业务板块为主,多种产业综合发展的企业集团。集团现有子公司220余家,总资产380亿元。

奥德城投卷入纠纷的时间是2013年。其提供的一份书面材料称,前文提及的上海铭源公司实际控制人姚氏兄弟当年与奥德城投接触,并于2014年1月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临沂“紫荆城”项目未开发土地377亩。协议约定,以土地价值作为股权定价基础,由奥德城投受让土地所属的项目公司铭信置业75%股权,并支付了全部4.05亿股权转让款。不过,由于项目公司母公司的股东间发生纠纷,导致奥德城投未能顺利获得股权。

结合奥德城投、铭信置业及港商洪建明方面提供的资料梳理显示,2007年时,港商洪建明到山东临沂投资,与姚氏兄弟商定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发临沂河东区紫荆城住宅小区项目。该项目占地509亩,地段绝佳。铭信置业为项目开发的主体,洪建明方拥有75%的份额,姚氏兄弟持有25%。不过,受诸多因素影响,项目在开发出一期132亩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洪建明方要求退出,上海姚氏兄弟随后引入奥德城投接手。

上海姚氏兄弟与奥德城投合作并不顺利。奥德城投支付4.05亿元后,姚氏兄弟只向洪建明方支付了1.53亿元。由于未收到全部股权转让款,洪建明方因此未将持有的75%股权过户给上海姚氏兄弟名下的公司。不仅如此,由于上海姚氏兄弟一方违约,洪建明方在海外通过法律程序取得了上海姚氏兄弟一方的25%股权。按照洪建明的说法,上海姚氏兄弟目前与临沂项目完全无关。

奥德城投方面表示,按照原先各方的约定,洪建明方将75%股权转让给上海铭源方,上海铭源方再将该75%股权转让给奥德城投。

因为股权没有如约交割,又无法要回已经支付的股权转让款,奥德城投为挽回损失,随后启动了法律程序。奥德城投称,他们最初采取的是刑事控告,但公安机关初查后认为,此事属于民事纠纷,无法刑事立案。

洪建明方面指出,从奥德城投刑事控告姚氏兄弟一事来看,过错方应为姚氏兄弟而非自己这一方。这也意味着,奥德城投应通过法律程序向姚氏兄弟追偿损失,而不是抢夺属于自己的土地资产。

其后,奥德城投瞄准项目公司及其名下土地,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司法程序,将土地神奇地过户到奥德城投名下,并进行开发。目前,项目已经开始对外销售。

图示1.png

记者跟踪调查这宗土地神奇过户案发现,包括临沂仲裁委、临沂市两级法院以及当地国土、规划主管部门,均被指存在违规操作,使得涉及仲裁调解、法院执行、拍卖、土地过户、规划更改在内的复杂程序,竟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神速完成(报道详见《不翼而飞的土地,港商6亿土地资产离奇过户》)。

不过,奥德城投表示,他们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既有相关事实和法律依据支持,也有生效的法律文书佐证。

“仲裁神奇撤销”细节曝光

针对奥德城投合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说法,洪建明方称纯属谎言。洪建明通过越洋电话向记者表示,2016年6月底,他委托律师在办案过程中意外发现,本属于铭信置业的土地,竟然变更到奥德城投名下,而此前,他并未察觉丁点变化。

“我根本不知道土地过户之事。在此之前,虽然存在纠纷,也在正常走法律程序,但从没有想到土地会被过户走了。”面对记者的再三追问,洪建明一再强调其对此事并不知情。

土地变更过户,涉及复杂的行政程序,为何在权利所有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过户?洪建明委托律师展开调查发现,这是一部精心设计的涵盖仲裁调解、法院执行、拍卖等环节的“超级大戏”。

其中,仲裁程序是基础。洪建明的律师表示,事后调查发现,奥德城投先后向临沂仲裁委提起了两次仲裁申请,其中一件仲裁案被洪建明获知后,通过司法程序反制,目前仍在法院的程序之下。而另一件仲裁案,洪建明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奥德城投据此仲裁夺走土地后才知道。

北京仲裁委一位仲裁员表示,在诉讼中,有一事不二理的规定。仲裁上也一样,同一事实不能提起两次仲裁。

同一事实为何生出两次仲裁?奥德城投最近提交的一份书面材料,终于让这一谜团被解开。奥德城投称,2015年5月,他们按债务纠纷向临沂仲裁委提出仲裁。仲裁审理时,因仲裁庭将纠纷定性为股权转让纠纷,如上海铭源方缺席势必遗漏重要责任主体,结果将使奥德城投的权益存在风险,若追加铭源方且又不符合仲裁法的程序规定,因而他们将仲裁申请撤回,于同年7月增加一个被申请人后向仲裁委重新提起仲裁。

在洪建明的律师看来,上述说法纯属狡辩:“奥德城投就同一事实提交了两次仲裁,我们只获知了其中一个。”律师称,实际的情况是,奥德城投的第一次仲裁申请受到反制后,令其夺地计划无法顺利实施,便技巧性启动另一个仲裁,且在临沂仲裁委个别人员的操纵下,让利益相关方洪建明不知情,违法完成全部程序。

奥德方面承认,依照后一个仲裁,最终完成了土地权属转移变列。在书面材料中,奥德城投称,后一仲裁申请经立案、审理程序,达成“仲裁调解协议”,形成仲裁文书。仲裁文书生效后,他们申请法院执行,因义务方没有货币偿还能力,法院依照程序对项目公司的土地使用权,通过评估、拍卖,于流拍之后按评估价5.42亿元抵偿债务,之后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了权属登记。

“我们调查发现,奥德城投夺地过程中,存在大量违法违规行为。奥德城投对我作为法定代表人代表铭信置业不同意其第一个仲裁案的请求是完全明知的,其伙同临沂仲裁委业务科长刘伟秘密启动第二个仲裁案件,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铭信置业代上海铭源偿还巨额债务的调解,恶意明显。”洪建明表示,他们于2016年9月向临沂市人民检察院正式提交了对临沂仲裁委业务科长刘伟的刑事控告书,后被移送到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检察院,但他们多次催问案件进展,兰山区检察院一直以经办人外出等理由回复。

对于临沂仲裁委涉嫌违法违规一事,记者此前采访临沂仲裁委,临沂仲裁委副主任马静以此案涉及商业秘密,拒绝接受采访。

2016年12月底,洪建明代表铭信置业向临沂市中级人民院申请撤销第二个仲裁案的调解书,已获法院立案受理,法院定于2017年2月16日开庭。本报将对此案进行持续关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