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海药业股权激励“无激励” 外部董事获30万期权惹争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7-17 20:36:42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郝静 上海报道
7月9日,华海药业推出了一份新的股权激励草案:公司将向共115名激励对象定向发行1923 万股股票,占总股本总额的6.43%,行权价格定为14.02元。当日股价即腾空高开至涨停,成交量2.16亿元,换手率4.73%。
但有接近公司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华海的考核标准比同类公司低不少,15%的年增长率除权之后不到12%,行业平均都有18%,这样的激励意义何在?并且激励对象也有问题,像外部董事苏严不在公司任职,每年只参加4次董事会会议,却也有30万股期权,摆明了就是假公济私。”
低标准 高激励
除股权激励公布当日昙花一现的行情外,华海药业的股价一直呈阴跌态势,走势明显弱于大盘。“可能是基金在出货。”前述人士指出。16日,华海药业收于14.55元,越来越接近股权激励的行权价14.02元。
一位机构人士指出:“董事长陈保华在2007年曾向基金口头承诺了25%的年增长率,但根本达不到。今年是承诺的最后一年,股权激励从明年开始,又订了个15%出来,这至少代表业绩预期的一个信号,也问过几家基金,表态是‘我们不玩了’,就是拉高出货走人。”
华海药业2007年和2008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9.23%和13.66%,按2006年的净利润基数1.1亿来计算,2009年的利润增长需达到43%才能兑现承诺。“如果能达到当然好,对股东对二级市场都是好事,但估计难度很大。”当记者辗转联系到公司前总经理周明华时,他如此表述。
“我们当然欢迎公司搞股权激励,但首先奖励的人要对,其次激励要有效果,考核要让经营者感到有压力,至少是超出预期的增长,15%的增长轻轻松松可以做到的,激励效果体现在哪里?”一位投资人对记者表示。“今年太失望了,放弃了那么多好股票,资金大部分在华海药业上了。”而当记者询问上市公司时,证券事务代表金敏表示,都是董事会讨论决定的,具体不太清楚。
而浙江医药曾经做的一份股权激励方案,2008至2010年较基期的增长目标高至700%、850%和1000%!记者同时对比了华海与A股中同类上市公司海正药业、恒瑞医药、双鹭药业和海翔药业的几项指标,近3年来,华海药业的净利润年增长率平均下来是最低的6.3%,而毛利率及销售增长率居行业中游,但增长幅度逐年递减。
“浙江医药和华海产品结构不同,海正药业是最具可比性的一家。华海药业正处于转型期和投入期,由原料药转型至试剂生产商,业绩在2年后可能才会体现出来,而海正药业前期资本投入基本已经完成了,而华海只是刚刚开始,这几年贷款压力可能会比较大。”东北证券宋晗指出:而15%增长这个标准固然不高,但上市公司的考核标准如东阿阿胶也都是差不多水平,公司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希望留得住人。
股权激励名单中两大股东陈保华和周明华并未出现,争议主要在于外部董事苏严。“奖励外部董事的的确不多。”一位证券业资深人士表示,但在国外并非没有先例可循,而对独立董事确实是不能奖励的。而外部董事如果的确对公司发展有贡献,奖励也无可厚非。苏严是国泰君安出来的,之后做基金,而董事长陈保华对资本运作并不很熟悉,传言说当时陈保华联手基金将周明华赶出董事会,是苏在后面出谋划策,所以现在是一种回报方式也说不定。
业绩质疑
“公司在2003年、2004年发展是最快的,有50%以上的增长。”一位机构人士表示。此后业绩开始放缓,2005年净利润1.29亿,2006年减少14.66%,净利润1.1亿,“收入虽然在增长,但毛利率却在降低。”2008年营业收入增长13.36%,而利润总额下降了11.29%,而且2008年的管理费用就1.4个亿,比2007年增加了4000万元,库存也增了一倍,达到5亿,而在金融风暴下,高管工资却大幅增加,陈保华本人的工资也从66万元上调到142万元。
这种经营之下做这样一份激励,似乎难以服众。在未获上市公司答复的情况下,记者几经周折联络到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周明华。
“目前在做一家投资公司,因为遵守当时上市的承诺,所以医药行业不能做。”这位身家十亿的富豪似乎已经脱离了当年的纷扰,淡定地回答:“作为大股东当然希望公司往好的方向发展。”今年4月,周明华提出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后被股东大会否决。
周明华手中目前持有6668万股公司股票,较陈保华仍有1142万股的差距。2007年4月,陈保华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增持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接着联合基金使得周明华退出董事会。此后周明华陆续在二级市场减持公司股票超过800万股,“这两年都没有减持。”周明华坦承。而一位投行人士曾接触过周明华希望帮其将手中股份转让,“我方案做的很好,可他就是不愿意。”
据熟悉华海的人士表示,周明华在管理公司方面很有能力,为人严谨,而陈保华的特点是善于对外,谈宏观,但经营思路上不是特别清晰。两人一起创业近二十年,后来分道扬镳很难说清孰是孰非,而公司的业绩的确受了一定影响。
“此次激励虽然不能说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但也说得过去。通过与否还是要看股东大会怎么投。”宋晗指出。而当记者询问手中仍持有22.5%股权的周明华在股东大会时会否投赞成票时,他摇头表示还没考虑清楚。“我在的时候就想做股权激励,对这些老部下也好,对公司发展也好,会慎重考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