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累计投资340亿美元优惠贷款 亚行欲分享中国“一带一路”盛宴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1-15 18:58:46

摘要:《华夏时报》了解到,由财政部、亚洲开发银行以及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联合主办的亚行-中国合作30周年论坛,11月10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在该论坛上上,一直由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也开始分享中国“一带一路”带来的投资盛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计划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组织积极参与进来。

《华夏时报》了解到,由财政部、亚洲开发银行以及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联合主办的亚行-中国合作30周年论坛,11月10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在该论坛上上,一直由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也开始分享中国“一带一路”带来的投资盛宴。

“中国在1986年加入亚行,亚行对于中国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自此之后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亚行在当年开始也对印度提供贷款,提升了亚行在整个区域和全球的地位。亚行过去30年为中国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支持。批准了总值340亿美元的贷款,这其中包括310亿的主权业务贷款以及30亿美元的私营部门贷款,私营部门主要贷给了私营企业,我们援助中的一半都是投资到了交通行业,15%投入到水务以及其他的城市基础设施还有15%投入到了能源行业,13%投入到了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发展。”亚行行长中尾武彦在演讲中表示。

记者也了解到,在亚行对中国提供的优惠贷款中,包括参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支线铁路的建设,一共为中国超过6000公里的20个铁路项目提供资金,最近几年则已经将主要援助项目转到农村公路养护以及公路安全,及提升交通项目大的包容性。

“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者,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占到全球排放24%,中国政府非常积极能够成为一个全球的解决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的参与者。现在亚行希望可以到2020年把对气候的资金从目前的30亿美元提升到60亿美元,我们会帮助中国的经济变得更绿,我们去年刚批准了中国第一个政策性贷款就是3亿美元的贷款,主要是来提升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谈到未来的进一步合作时,中尾武彦称。

在当日的论坛上,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的司长陈诗新也表示,亚行此前发起的GMS的经济合作区和中亚经济合作区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亚行已经成为成为中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多边平台。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的多重挑战,地缘政治日益复杂,恐怖主义、难民潮等非经济因素对世界影响更加明显,依靠结构性改革和提升潜在增长率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亚洲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是发展不足,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同时亚洲地区面临巨大的基础设施的融资缺口,需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支持高质量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此外亚洲仍然有超过3亿人生活在贫困当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进入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任务。”陈诗新指出。

陈诗新也对于未来亚行和多边金融开发体系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多边开发银行要继续深化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合作,以更加长远的目光看待与中等收入国家的合作关系,致力于在消除贫困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中等收入国家的合作,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成员的需求,提供量身订作的发展援助;二是多边开发银行要不断的创新发展理念,通过总结各国的发展经验倾听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与各国一道共同探索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知识、经验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三是多边开发银行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注重发挥协调人和融资者的作用,增强各地方基础投资计划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开发多样化的投融资工具,满足不同种类的需求,并特别重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软件建设和能力的培训;四是新成立的多边开发银行要加强与现有架构的合作,通过联合融资,知识共享,能力建设等方式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提升多边银行开发体系对整体互联互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