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期市大溃败 多个大宗商品从涨停到跌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1-12 16:35:0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正当网购群体在为“双十一”最后几个小时冲刺时,国内期货市场却发生了崩塌。一个普通星期五夜晚,商品期货市场却突然上演一场大屠杀,短短几分钟,腥风血雨,满目疮痍。有市场投资者向记者反映,在市场波动最剧烈时,手机的行情软件几乎都不能登录。
11月11日夜盘,开盘半小时后,市场还是一片看好的声音,各品种的期货价格一直处于上涨走势,其中沪铜价格21点24分曾一度触及涨停,然而,21点40分后市场的气氛急转直下,沪铜价格开始一路狂跌,22点43分跌幅更是达3.02%。与此同时,其他期货品种,如棕榈油、豆油、菜油等品种也是一度跌停。
郑州棉花期货价格曾一度涨停,但之后也被在市场突如其来的暴跌影响,一度跌停,直至收盘时仍下跌3.62%。上述惊心动魄的闪跌,光是看着分时图的起伏都令人心跳不已,置身其中的投资者所承受压力可想而知。
可以说11月11日期货夜盘,国内商品期货上演过山车行情,多个品种从涨停到暴跌。除了上述沪铜和郑棉品种外,菜粕、PTA、棕榈、豆粕、大豆、豆油、橡胶、菜油等多个品种触及跌停。铁矿石由涨停到下跌,最终收涨2.16%,焦炭、热卷、螺纹钢均由大涨到收盘下跌,橡胶收跌4.83%,豆粕收跌3.55%。
“近段时间商品期货多头大爆发,各品种轮流上涨甚至冲击涨停。此前,我由于顺应趋势全面做多,浮盈很大,心中有一种收获的满足。然而,就是在这种放松和满足状态下,从夜盘开始的半小时后变得不安起来。毕竟最近商品期货太亢奋太疯狂,与此同时交易所一直在提示市场风险,感觉一场风暴随时可能出现。”期货市场投资者梁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梁先生表示,虽然我并不怕大回撤,也经历过市场数次大的波动,但是打开交易软件的时候我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由于大部分品种快速下跌,可以说是瞬间翻绿。此前,设置的自动止损位置逐个被触发,止损的提示声音此起彼伏,再回看行情自选合约已经是满屏跌停,庆幸自己设置了保护性止损。
与此同时,在遭遇这种极端行情时,有投资者向记者反映,可能是由于当时成交巨大,文华财经的手机行情软件出现账户大面积无法登录,根本无法及时开展相应处理,这也造成了很多投资者账面上的损失。正如期货市场王先生所言,经历这波大幅波动,后期疯狂的商品期货走势是否止步?只能让时间来回答了。
然而,相比其他品种的暴跌,黑色系商品虽然难免出现巨幅震荡走势,但是表现相对较为坚挺。截至夜盘收盘,动力煤、焦煤期货仍处于上涨状态,业内人士表示,这或与其较强的供需面因素有关。经过近期的连续飙涨,商品市场已积累了较大涨幅,如沪铜主力本周最大涨幅一度接近20%,而同期外盘表现明显较弱。
此外,交易所连续出手上调保证金、手续费,使得投资者交易成本大幅上升。同时本周大商所、上期所先后开始使用“非常规武器”,如大商所便对焦炭、焦煤单日开仓量做出了不得超过1000手的限制,无疑也增加了对做多资金的震慑作用。
实际上,自国庆楼市调控后,部分资金开始流入到期货市场,这也是为何本轮商品上涨速率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期货业内人士表示,进入10月后,“二线”品种持仓量保持稳定的同时,部分热门品种出现明显增仓。以PTA期货为例,10月10日总持仓为148万手,到11月11日时总持仓已上升至319万手。
而据中大期货近期测算,年初以来,期货市场总持仓资金超过60%,随着近期行情的升级,持仓资金增幅进一步提升,但随着11日夜盘空头的突然发力,本轮商品市场的飙涨或将暂告一段落。面对11月11日夜盘剧烈波动,期货市场的观点各说纷纭,有分析人士表示,导致期市波动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管理层不断出手提高费率,抑制投机,已经到了质变的时候。
其次,昨晚美联储副主席费舍尔刚刚强烈表示美国加息,正越来越接近第二次加息。美联储副主席关于加息的话音刚落,中国期货市场就上演大跳水,太平洋彼岸蝴蝶的翅膀一抖动,引起了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期货市场上演了一场大屠杀。因为加息,必然会对通胀有抑制。
“前期涨幅过快过猛,资金太多,羊群效应加程序化的大量应用,交易所各种限制措施降低了流动,各种因素交织,造成了超大幅度的波动,2016年双十一可以写入期货风控的教科书,管理部门也可以观察提保提手续费等各种限制是否等同于降低波动性和风险。”梁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梁先生表示,昨晚的剧烈波动的行情,又一次见证了人性的贪婪,商品市场其实是可预见的,当你发现这市场随意做多都可赚钱的时候就该走了。因为期货市场不是普通投资者的提款机,商品市场本质是为实体企业对冲价格波动风险的场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