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一条线,人民币一根针 汇率刺破3100点的脸
水皮
重要的话说三遍,重要的数据也要说三遍。
6.7%就是这样。
一季度GDP是6.7%,二季度GDP也是6.7%,三季度的GDP还是6.7%,如果有困惑,只能说明你不懂中国国情,因为不但三个季度的GDP可以一模一样,可以形成一根直线,而且四季度的GDP同样可以是6.7%,有谁不服气吗?没有用,不服气也没有用,也没有人管,GDP该是多少就会是多少。
如果,水皮说的是如果,四季度真的还是6.7%,那么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这一轮调整已经见底了呢?这可能不光是水皮的疑问,可能更多的是投资者的疑问,而习惯于解读正能量的专家学者已经在作锦上添花的文章了,只可惜,恐怕不会得到高层的认可。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早在5月9日,权威人士已经在《人民日报》“开局首季问大势”的答记者问中说得非常清楚,中国经济是一种L型的调整,今后一二年内都不会走出这种形态,不可能有V字反转,也不会有U字形回升。如果一心想拍马屁,完全可能拍到马脚上,搞不好就踹得鼻青脸肿,自讨没趣。从这个角度讲,即便四季度GDP又是6.7%,也许什么意思都没有,就是数字的巧合,并不能代表领导的想法,更不意味着就已经找到了L型的拐点之后的那根横线。
总之,GDP6.7%就是一个过程,不要想太多了,更何况一季度的、二季度的、三季度的含金量都不一样。一季度贡献最大的房地产的投资、基建的投资和信贷的扩张;二季度投资规模走出的都是鱼背型,动力显然不同;三季度的PPI终于由负转正,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同比出现成倍的上涨,地产更是引出了新的宏观调控。所以,6.7%其实并不重要的。
那什么是重要的?
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是否落到实处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看来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去库存主要针对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但是1-9月份,全国信贷增幅10万亿中房地产占到4.2万亿,二线城市的房价飙升5%,居民房贷由去年的1.8万亿翻到今年的3.63万亿,三四线城市的库存没有什么变化,全国商品房去年积压数是7亿平方米,今年至今是6.8亿左右;去杠杆,针对的是企业的高负债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但是债转股的方案直到10月才出台,根据市场化和法律化的取向,市场主体的主动权也相应加大,银行的损失其实由潜在的变成了显性的,一定程度上,企业的杠杆不是压低了而是通过按揭的方式转移到了居民的头上;去产能,这主要是针对钢铁和煤炭行业的严重供过于求,但是在经历了年初的黑色系炒作之后,煤价和钢价均出现70%以上的上涨,钢铁的加价利润甚至超过年景最好的时候,限产压产成为一个极其困难的工作,管理层面对的是不断要求增产的压力。
是不是很纠结。
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却义无反顾不断下调,黄金周期间破了6.7元,现在又破了6.75元,6.8元估计没有悬念,到哪里是一个头谁也说不好;外汇储备更是连续减少,上个月又流出3000亿美元,中国的M2失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汇占款人民币投放造成的,而现在随着外汇的减少,M2也由13.4%下降到11.5%左右,流动性正在逐步收紧,这不是中国一家的事情,全球都有这种趋势,量化宽松之下经济状态尚且如此,收紧之后又会怎样?!汇率的走势是不是比GDP更真实?!
GDP容易让人产生幻觉,汇率却能让人消除误会,至于上证指数对于3100点的冲击,水皮只能说,如果不冲击3100点,那么连3000点都守不住,兵法上叫以攻为守,其实3100点和3000点也没有什么区别,把这100点看得太重只能说明底气不足,追求不大。实话实说,苦中作乐而已,不过,谁又不是如此呢?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