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上市公司争相甩卖P2P平台 盛达矿业退出大赚近600万

作者:金微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10-12 00:44:43

摘要:轰轰烈烈的互联网金融潮水正退去,不仅每月几十家P2P平台退出,连此前纷纷跨界的上市最近开始接连甩卖P2P平台。有些上市公司投资P2P一地鸡毛,但也有的上市公司投资P2P大赚。

​上市公司争相甩卖P2P平台 盛达矿业退出大赚近600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


轰轰烈烈的互联网金融潮水正退去,不仅每月几十家P2P平台退出,连此前纷纷跨界的上市最近开始接连甩卖P2P平台。有些上市公司投资P2P一地鸡毛,但也有的上市公司投资P2P大赚。


10月10日,盛达矿业发布的对外投资进展公告显示:拟以3060万元全部转让持有的和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和信金融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称和信金融)各5%的股权,股权转让后可直接获得投资收益560万元,收益率22.4%。而这正是此前投资的P2P平台和信贷。


盛达矿业称,目前国家针对P2P行业陆续出台监管政策,该行业发展空间受限,公司决定退出该项目。尽管如此,这次退出还是让盛达矿业赚了近600万。而盛达矿业董秘在回应《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转让主要是公司关注到P2P行业整体利润降低的趋势,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投资收益,还是稳妥一些考虑退出。



2015年,互联网金融呈爆发式发展,其热度从互联网领域蔓延至整个资本市场,多家上市公司收购、参股或设立互联网金融公司。


一时间,以熊猫烟花、用友软件、三六五网、盛达矿业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纷纷介入互联网金融P2P行业。而盛达矿业进入P2P历程颇为典型,一年多时间里几乎见证了整个网贷行兴衰的过程,自身也经历了从方案“缩水”,到最终甩卖“P2P”的境地。


最早在2015年6月2日,盛达矿业晚间公告称,公司拟投资合计2.75亿元,通过对和信电商、和信金融进行股权收购并增资扩股的形式,收购P2P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和信贷”,此次交易完成后,盛达矿业持有和信电商8937万股,持股比例为55%;持有和信金融1785万股,持股比例为55%,为和信电商、和信金融的控股股东。


盛达矿业当时表示,公司非常看好和信贷平台在业务模式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公司控股和信贷后,在运用“互联网”升级改造有色金属采掘业上迈出坚实步伐,同时将深度挖掘供应链金融的价值和潜力。


公告显示:和信贷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于2013年8月18日正式上线运营,主要为中小微企业及企业主提供投融资信息咨询服务,采用自营O2O模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风控、云征信等技术建立了完整的互联网金融O2O闭环。


不过,事情的进展却未达预期,3个月后的9月12日,交易大幅度缩水,和信贷项目的投资金额由27501万元变更为2500万元,盛达矿业对应持有和信电商、和信金融各5%的股权。


盛达矿业在当时的公告中,盛达矿业称方案的变更是由于国家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公司与交易对方就和信贷运营管理等关键事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盛达矿业董秘回应本报记者时说:当时大家比较看好市场,我们收购控股权,那是意向收购,后来实际没有出资那么多,“交易之后,我们并没有具体参与到P2P运营中。”


事实上,2015年7月,央行十部委指导意见出台,互联网金融结束三无的状态,门槛开始提高,尤其是e租宝事件后,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整治行动全面开启,监管也升级,上市公司进入逐渐减少。


数据显示:2015年,尚有31家上市公司跨界进入P2P,而到了今年上半年,仅有3家上市系P2P平台上线,且全部集中在第一季度。


不仅如此,熊猫金控、银之杰、西藏旅游等多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相继终止收购互联网金融资产,像宣称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匹凸匹直接变卖互联网金融资产。


9月24日,高鸿股份发布公告称,下属全资子公司大唐高鸿中网科技有限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部分房产及无形资产。这两项资产属于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部分上市公司基于自身业务类型和战略发展的考虑,剥离互联网金融业务,将所获得的收益用于主业发展,不失为理性选择。当然,也并非所有上市公司都在“疏远”互联网金融,有的上市仍在寻找好的标的。


盛达矿业董秘回应说,我们退出主要还是从自身的运营能力、产业布局调整来看,公司在产业链金融方面仍有规划,不排除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


对于这次出售的P2P平台和信贷,则依然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信贷官网显示:截至2016年10月10日,和信贷平台总交易额79.64亿元,累计为超过60万出借用户创造2.46亿元收益,属于网贷行业第一梯队。


官网资料显示:10月12日,和信贷将于北京举办战略升级发布会,公布未来转型升级战略,和信贷将公布新一轮融资金额和出资方等具体信息,银行存管的进展情况。


对于盛达矿业退出,和信贷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盛达矿业属于正常溢价退出,其所持有股权转让给新投资方,具体细节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


盛达矿业的公告显示本次接盘方为个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