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即出,滴滴生不如死!
水皮
网约车新规细则引爆网络
这两天网上流行一个段子:“以后你们出门要好好打扮,特别是你要打车的时候”,“为啥呢”,“你想啊,北京户口本地车牌、开的都是2.0L或1.8T以上排量的车,这条件平时介绍对象都不好碰,现在滴滴都给你筛好了”。
目前来看这是一个笑话,但是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而这一切都是源于网约车的新规细则。
10月8号,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地方同时发布了网约车的新规细则征求意见稿,当然这个意见稿一经发布便引起一片哗然,因为根据新规,北上广深四地都要求从事网约的车辆必须是本地车牌;京沪两地还要求,网约车司机必须具备本市户籍;上海市更要求一定要持有本地驾照;此外四地还分别在轴距、排量、配置,甚至驾驶员年龄学历等方面给出了细致而苛刻的要求。
滴滴或将“生不如死”
这真的是跟挑女婿没什么区别!如果这些规定最终得以实施的话意味着什么呢?
滴滴披露的数据表明,以上海为例,目前从事网约车的车辆,符合新轴距要求的不足五分之一;上海已经激活的41万名司机中间,具有上海本地户籍的不到1万人。也就是说只有不到20%的车辆符合轴距要求,只有不到2.5%的司机符合户籍的要求,如果加上牌照、驾照等要求,乐观的估计,在上海大概只有2%左右的网约车符合要求,其它98%都会被淘汰。
可以预见,网约车的车辆供应将会剧减,司机也会大幅度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车费估计会翻倍,出行效率也会大幅度降低,“打车难”又会从新回来。
当然同样可以预见的是,一个给大家带来便利的新兴行业恐怕就会生不如死,这个当然是一个时代的倒退。
自尝垄断苦果
应该讲这是垄断必然带来的后果,因为我们知道,滴滴、快的和优步完成了合并。从它们合并的那一刻起其实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滴滴以为消灭了竞争就是自己独享暴利的一个黄金时代,但是却万万没有想到首先尝到的却是垄断的苦果。现在它就突然发现,面对网约车新规的时候,除了自己发声之外几乎找不到同盟军,也就是说这个行业都不存在了,我想以一个企业之力对抗政府的政策,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竞争成就繁荣
那么目前有没有转机呢?
应该讲还是有转机的。一方面我们希望有关方面能够从善如流,因为的确新规中间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而且过于苛刻,这个对行业的发展的确是不利的;另外一方面我们其实也在关注,商务部会不会否决滴滴跟优步的合并,让市场还是回归竞争的本质,因为竞争不仅能够带来效率的提高、能够带来成本的降低、还能能够让大家充分享受到竞争的便利,当然也有利于行业的繁荣,也不至于现在让滴滴一家出来发声,被人看笑话!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