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又见沪指三千点,股海冲浪进行时

作者:金岩石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7-03 21:25:55

摘要:又见沪指三千点,股海冲浪进行时

 

金岩石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股市是最容易传染健忘症的地方,所以才有索罗斯先生的“反身性”理论,提醒人们温故而知新。2006年6月24日,我写的《沪指三千不是梦》登载于《财经时报》,2007年10月16日,沪指登上6124点巅峰,2009年的现在,沪指又探三千点,未来是否还会再翻一番呢?
    此三千非彼三千,股票市场虽频繁换手,但存在着总量均衡的趋势。2007年10月16日,A股流通市值为87755.70亿元,现在A股流通市值为90134.72亿元,意味着流通市值已创新高,超过了2007年10月的巅峰时刻。
    比较了两个时点的流通市值,再来比较其他变量:1,市盈率。彼时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超过60倍,此时不到30倍;2,宏观经济。彼时宏观经济处于盛极而衰的拐点,此时则在触底反弹的拐点;3,通货膨胀。彼时通货膨胀节节上升,此时则是月月下降;4,政策基调。彼时的政策是反过热反通胀,财政货币政策双双从紧,此时是保增长扩内需,财政货币政策极度宽松。总之,还是有很多理由可以支持继续看多,但A股流通市值的历史纪录毕竟是突破了。
    流通市值总量突破了历史纪录,此时股指是否会开始回调?坦率地说还看不出来,因为股市的情绪面、资金面和政策面都在支持股市继续上扬,基本面也开始略有改善。
    从市场心态看,最令人担心的是印花税政策,因为股票交易的印花税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杠杆。调整印花税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一般而言,牛市调高熊市调低,牛市阶段收双边,熊市阶段收单边,这一高一低和单边双边,对财政部在这一税种上的收入来说是关键性的,政府不会没有考虑。
    其次令人担心的是经济复苏,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预计将超过8%,不少人开始谈V型复苏了。最早提出V型复苏的是李稻葵教授,我和潘石屹当时都不赞同,现在看来可能是我们错了。不过这个V型的右边能走多高还是个问号,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有许多疑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依然只有8%左右,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复苏也是个问号。
    第三令人担心的是货币政策,一方面是担心货币政策紧急刹车,另一方面是担心政策“超调”而适得其反,从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因素变为抑制实体经济复苏的因素。为什么会有“超调”之忧呢?还需要多说几句。
    注入流动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几乎必然产生通货膨胀预期,在实体经济还在艰难探底的过程中,超额发行的货币会流入抗通胀产业,其中包括股市、楼市和石油、矿产等等。此时会出现资产价格的膨胀和实体经济停滞并存的状态,我称之为“投资性滞胀”。由于投资偏好在通胀预期中上升,消费偏好在经济停滞时下降,意味着实体经济的需求上升将受到压抑。从供给角度看,石油、矿产等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会抬高工业生产的成本,从而侵蚀实体经济的利润,这意味着企业的盈利预期弱化,投资动机下降。所以我们看到“温州购房团”再次结群行动,民营企业停工停产,闲置资金流入楼市。
    如果国民经济的基本面在未来数月不能持续改善,经济复苏一波三折,股市也会反复震荡,这时,股票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将面临考验。在1600-2400点区间入市的投资人,多半是钓鱼的,英文叫做Bottom Fishing,这个投资群体的风险偏好较低,会择机退出股市。在2400-3000点之间入市的投资人,有人游泳有人冲浪有人弄潮,风险偏好即“水性”较好的还会继续参与投资。预计在3000点之上,还能放胆入市的投资人就会以“冲浪者”居多了,所以我说:又见三千点,冲浪进行时。
    股海冲浪的风险不仅来自于经济复苏的一波三折,同时来自于资金流动,其中包括新股开闸带来的资金流出。为什么在新股开闸之际股市却处变不惊呢?因为在A股流通市值达到9万多亿之后,新股融资的流出资金占流通市值的比例很低,所以不会改变股市资金的净流入状态。直到农行等超级航母融资出海之时,投资人才会有所警觉,市场情绪或将开始降温。即使如此,前期股市的强势反弹已经构建若干支点,以往在2400-2500点形成的阻力线一朝化解则变身为技术支撑,股海冲浪区间由此开始,将以3000点为中轴呈10%-15%震荡上行,波幅会因水深而缩小。
    股市震荡上行的趋势不变,复苏一波三折的危险犹存,强力支持政策调控基调不变的因素之一是以CPI标识的通货紧缩,因为只有在通货紧缩的状态下,适度宽松乃至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才可能持续存在,这就引出了股市的另一个威胁——通货膨胀。
    从最近数月货币发行量的超常规增长看,通货膨胀已经事实存在了,但由于多数人只关注威胁民生的消费物价指数即CPI,改变政策基调的压力在通货紧缩时期不会占上风,股市的政策面将继续保持稳定。此外,社保基金挂钩新股发行价无偿划转国有股的政策,相当于设立了股市的平准基金,将缓解“大小非”解禁股票集中减持的压力,增加股市中的机构投资基金,并强制延长了部分国有股的持股时间,这也是近期股市的一大利好。
    结论是:在经济复苏和通货膨胀的预期中,虽然A股流通市值会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诸多利好依然支持股海冲浪,中短期内继续审慎看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