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国泰君安公募牌照花落谁家 挂牌出售51%国联安基金股权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8-27 00:41:47

摘要:一面是各方金融机构争抢稀缺的公募基金牌照;另一面则是券商罕有主动出让持有的基金牌照控股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一面是各方金融机构争抢稀缺的公募基金牌照;另一面则是券商罕有主动出让持有的基金牌照控股权。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8月22日晚间,国泰君安(601211.SH)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国联安基金51%股权。本次转让完成后,不再持有国联安基金股权。目前该转让计划已经董事会批准,只需取得国联安基金的合资方德国安联集团同意及中国证监会核准。而对于此次“清空”公募股权的目的,国泰君安表示完善公司业务布局。而截至本报发稿,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网站尚未公布上述标的。

“公募基金牌照一向稀缺,今年6月份市场已经传出国泰君安要转让国联安基金股权,而且意向受让方是上海另外一家上市金融国资企业中国太保,彼时太保还发澄清公告表示双方只是意向性接触。现在国泰君安已经发布公告转让此笔股权,太保会不会接盘值得关注。”8月23日,一位接近上述两家公司的匿名人士对本报表示。

转让股权为哪般

从最初市场传出消息到最终确认,国泰君安转让国联安基金股权一事终于落定。

《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在公募基金领域股权变更频频出现,包括九泰、金鹰、银河、摩根士丹利华鑫、嘉合、中欧、天治、泓德等公司的股权变更事宜正在等待审批,而中原英石、农银汇理等公司的股权变更已获准或完成。在大资管时代日益激烈的当下,甩卖者有之,抢购者也有之。国泰君安转让公募股权只是其中一例。

公开资料显示,国联安基金成立于2003年,经过13年发展,当前公募资产规模仅有350亿元左右,明显落后于同期成立的大多数基金公司。除国泰君安持有51%的股权外,德国安联集团持有49%的股权。截至目前,国联安拥有31只公募基金,公募资产规模为350.87亿元,在101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中排名第46,处于中游位置。

8月24日,记者查阅国泰君安公布的相关公告发现,2012年至2014年国联安基金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78亿元、2.23亿元、3.01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21亿元、0.52亿元和0.69亿元。在2014年年末,国联安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合计244亿元,特定资产管理业务管理的资产规模为143亿元。2015年时逢结构性牛市的启动,整个公募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和盈利都普遍有所增长。然而,国联安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6.77亿元和2.41亿元。而随着牛市退潮,基金公司收入也普遍下滑。2016年一季度,国联安净利润只有0.43亿元,其盈利能力正出现逐步下滑的趋势。

“从牛市到熊市,金融机构的业绩都下滑严重。作为国泰君安旗下控股公募基金业务下滑也属正常。国泰君安自身发布的今年半年报业绩也并不理想,其1-6月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和61亿元,同比去年的223亿元和137亿元,下降高达53%和55%。国泰君安自身表示转让目的主要是为整合公司业务资源,优化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布局。国泰君安此举也想通过转让股权获得溢价收益,提振全年业绩;另外一个目的或是为满足一参一控监管要求,即《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一家机构或者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多家机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其中控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国泰君安因控股国联安基金51%的股权却无法申请公募业务牌照。”同日,有上海基金业内人士猜测。


而在券商人士看来,券商资管在介入公募业务领域方面非常积极。截至目前,已有东证资管、浙商证券、华融证券、山西证券、国都证券、渤海证券、东兴证券、中银国际、北京高华证券、财通证券、长江资管和华泰资管12家券商拿到公募牌照,其中8家已有公募产品发行,而国泰君安一面出售国联安基金股权,另外一面很可能在着手申请全资公募牌照。

太保接盘存猜想

事实上,谁会接盘国联安基金则成为接下来市场关注的焦点。股东背景是否强大、支持力度是否足够,对于这家基金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报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上旬,就有媒体报道称,太保有意从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手中受让国联安基金的部分股权,且当时正在尽职调查等前期准备阶段;与此同时,太保也在紧锣密鼓地酝酿筹建寿险香港子公司,目前已向两地保监部门递交了牌照申请资料。这些新牌照一旦落袋,意味着太保有望从一家保险集团升级为金融集团。

而在这篇报道引起市场关注后,太保即刻发布澄清公告表示,太保拟受让国联安基金部分股权一事,正在与国泰君安证券进行意向性接触,尚未达成实质性协议。

“中国太保和国泰君安都是上海市属国资控股企业,太保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收购,将农险、养老险、互联网车险牌照收至麾下,集齐所有大类保险牌照。假如太保真的会受让国联安基金的股权,那么将意味着太保有望从一家保险集团升级为金融集团,业务及利润来源也将更加多元化。而且上海金融国资之间的股权整合转让此前已有先河,并不排除太保接盘的可能性。”8月25日,有知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这位人士也分析称,同属上海金融国企,国泰君安通过公开挂牌转让国联安基金的股权,能获得可观的溢价收入,太保接盘是最好的情况;另外一方面,中国太保与德国安联集团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安联是中国太保H股的基石投资者,在2011年美国凯雷退出中国太保之际,安联集团顺手接盘。与此同时,在2014年12月,中国太保和德国安联又在上海自贸区合资成立太保安联健康险公司。假如太保获得国联安51%的股权,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对于太保、国泰君安、德国安联乃至对于国联安基金都是多赢的局面。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