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为何闪耀里约奥运会 众多中国品牌因此获得世界级背书
赵灵敏
本届奥运会前,寨卡病毒一度肆虐巴西,这一由蚊子传播的病毒危害性极大,而巴西国内的气候和卫生情况又有利于蚊虫繁殖。该情况一度引起了各国运动员的担忧,在职业化程度最高的网球和高尔夫球这两个项目上,众多高手因此退出了本届奥运会。各国代表团则各显神通,韩国走科技路线,运动员所穿服装都添加了可驱赶蚊虫的化学物品。日本等代表团紧急订购了一批驱蚊环。中国代表团的队员们则从国内带去蚊帐,中国蚊帐就此走红奥运村,被称为“国家法宝”,多位世界名将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蚊帐的照片,中国体操运动员坐在蚊帐内的图片在外国媒体上广为流传。
中国制造大放异彩
如果说作为蚊帐的走红只是一个插曲的话,大量中国制造进入本届奥运会则是实打实的事。中国代表团在里约奥运会的金牌数创下了多届以来的新低,但中国制造却在本届奥运会上大放异彩:连接里约市中心与奥运村的地铁四号线上,运行着中国北车长春客车公司制造的列车;进入场馆时,安检设备是来自中国的同方威视;奥运村和比赛场馆里,格力等中国品牌的空调在调温换气;场馆内的奥运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很多穿的是361°品牌的服装;全球最大电视台——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奥运频道赛事直播,选择的是中国制造的利亚德小间距高清LED显示屏;奥运赛场上的垫子、乒乓球桌、排球等形形色色的比赛器材,大多来自于中国的泰山体育和金陵体育;在全世界售卖的奥运吉祥物和公仔,来自浙江义乌的华江文化;观众手里挥舞的各国国旗,同样来自于浙江的一家企业;中国产“面包山”号渡轮,正巡航瓜纳巴拉湾;……
不仅覆盖面广,此次进入奥运会的产品,在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方面也都有了大幅的提升,它们不再是隐身于“Made in China”背后、叫不出名字的代工者,而是一个个急于打出自有品牌、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企业。据新华网数据,上届伦敦奥运会的所有授权商品中,“中国制造”占比65%。但当时,“中国制造”的量虽然多,却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不高。此次里约奥运,中国制造不仅占比得到提升,产品的档次、品牌和附加值也和上届不可同日而语。白岩松在评点此次奥运的种种不尽人意之处时说,本次奥运唯一靠谱的就是中国制造,这虽然是一句戏言,却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事实。
中国制造在里约的成功,首先是中国制造本身转型升级的结果。近年来,中国制造正致力于从低附加值、粗加工的低价产品,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精细制造的高性价比产品的跃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在成为中国制造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环节。靠着低成本产品打开世界市场的中国生产商,开始关注技术创新和品牌,因而能生产出一些最先进、尖端和高质量的产品。比如这次为奥运服务的地铁列车,比赛场馆的安检和对讲,保障奥运会运转的全程供电系统,场馆和运动村的空调设施,比赛器材等等。
中国制造性价比高
其次,一大批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够亮相奥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东道主巴西在项目招标方面更加看重性价比,而这正是中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所在。里约奥运会预算大大少于往届,里约市市长帕埃斯表示,本届奥运会的总预算只有163亿美元,其中开幕式预算只有北京奥运会的1/20,被称为史上最节约的开幕式。相比于巴西本土企业,中国品牌有明显的质量、技术、性能等优势;相比于欧美企业,“中国制造”又具有着强有力的价格优势。
而从历史看,历届奥运会举办国都倾向于采购本国产品。2012年伦敦奥运会顶级合作伙伴名单里,没有一家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英国更倾向于使用本国及欧洲的供应商。但巴西作为新兴国家,体育及相关产业较为薄弱,远远满足不了奥运需求,只能公开向全球招标。这样一来,中国制造性价比高的优势就凸显出来。
当然,因为巴西节俭办奥运,奥运采购的利润并不高,有些还要赔钱赚吆喝,但企业纷纷趋之若鹜,这是因为它们看到了后续效应。奥运特许经营的规则多达数百页,涵盖用工、环保、销售渠道的规范管理、知识产权等极为苛刻的要求,能通过这一关,等于得到了世界级的背书,后续的采购会源源不绝。因此,产品进入奥运主要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打了一个很大的形象广告。
当然,亮相奥运的中国企业和品牌,其技术含量和市场推广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中国一样,大量日本制造也同样亮相奥运,比如多位田径名将穿着的亚瑟士(Asics)跑鞋,最薄部位厚度仅有0.2毫米的阿瑞娜(Arena)泳衣,NEC人脸识别系统,等等,其科技含量显然比中国制造要更胜一筹。再看营销,耐克(Nike)奥运 17 天内在里约全城举行了一系列免费的体育活动,并在全球范围选择多个城市推广“不信极限”的理念,花很多心思“让普通人在奥运会期间动起来”,这样一种贴近人心的营销理念和手法,也是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的。(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