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遭遇滑铁卢谁来拯救你暑期档
王宝强是最近几天舆论关注的中心,其自身也是中国电影事业大爆发的产物,而现在中国电影票房就面临着跟王宝强一样的困境。
以暑期档为例,在刚刚过去的7月,中国电影票房只有45亿,比去年同期下滑了约18%,这是五年以来中国电影暑期档首次出现负增长。而8月的成绩也并无亮眼之处,水平与7月相当,也就是说暑期档票房依然是持续下滑的。
洪荒之力已用完
我们回看2015年暑期档的票房,124亿的成绩占据了全年票房的28%,几乎相当于2011全年的票房。整个2015年暑期档共有19部电影票房过亿,多部影片不断刷新纪录:《捉妖记》《煎饼侠》《大圣归来》表现强势,同期票房分别达到16.58亿,9.79亿,7.41亿。
反观今年,内地的电影票房能够过10亿的都很少,难怪很多电影圈的老人都说“过去能过10亿的电影,今年能够冲到5亿就不错了”。到现在《绝地逃亡》累计票房是8.83亿,《盗墓笔记》上映10天的成绩是8.45亿。
其实7月份还是排了相当一部分的好莱坞影片,为的就是希望用进口影片的票房来提升整体票房的低迷,但现在看来效果依然是非常有限。
票房哑火为哪般
在水皮看来票房会哑火无非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的确没有真正的国产大片强心剂。去年还有三部“现象级”的片子,那么到今天为止我们没有看到一部能够让观众走心的电影。
第二,电影票房“归真”。所谓“归真”指的就是挤泡沫,去年包括到现在很多电影票房是有水分在里边的。今年3月广电总局查处了《叶问3》的作假从而产生了连锁效应,使得票房作假行为得到了打击。
第三,票补的大范围取消。去年很多网上的售票系统都有大量的补贴,比如说在电影院买一张100块钱的电影票,网络公司就会补帖40块钱,这种烧钱的做法任谁都不能长期承受。所以今年很多票补就没了,没了“票房注水”,票房数据自然就下来了。
第四,最关键还是片子的质量太烂,甚至有的烂片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最近上映的《封神传奇》虽有巨大的电影投资、华丽的明星阵容,但剧情还是非常混乱,审美也是非常糟糕,一大堆的影帝影后基本上也都是在打酱油,所以票房到目前为止只有2.83亿,投资方也是赔的一塌糊涂。
中国电影经历过大起大伏,现在观众慢慢回来了,行情也好了,如何留住这些观众真的是电影人应该好好思索的问题。真心希望未来的国产电影,可以少一些五毛的特效,多一点真诚。用心去制作,才会得到好的回报。
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电影票房的负增长不见得是什么坏事,而是给膨胀的电影人与投资人泼一盆冷水。
总的来讲目前中国电影产业还处在一个成长期,未来伴随着高质量影片队伍的不断扩大,中国电影市场会更加广阔,更多的观众也会走进电影院。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