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克鲁格曼:告别阴暗

作者:保罗·克鲁格曼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6-26 20:38:17

摘要:克鲁格曼:告别阴暗

 

   我了解我们的政治现实,让金融改革计划获得国会通过并非易事。但是,要想让计划本身站得住脚,奥巴马政府还需要对评级机构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更明确地改革银行从业人员的薪酬制度。

保罗·克鲁格曼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奥巴马政府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会做好份内之事吗?也会,也不会。
    的确,这一计划将堵上监管体系中的一些巨大漏洞。但是,它不会消除那些导致这场危机最终爆发的扭曲力量。
    让我们先从好消息说起。
    在我们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确立之初,所有行使银行职能的机构都还有银行的样子。
    但今天,一家银行不必非得有银行的样子。正如财政部长蒂姆·盖特纳去年夏天在一次演讲中所说,银行就是将“长期高风险的相对非流动资产”融资与“十分短期的负债”牵扯在一起,这句话曾被大量引用。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贝尔斯登和雷曼。这两家银行主要通过短期借款来为大规模地投资高风险证券提供资金。
    盖特纳先生指出,截至2007年,超过半数的美国银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处于一种与几乎免受管制的机构“平行的金融体系”的控制之下,这种金融体系也被称作“影子银行”。盖特纳沮丧地表示,这些非银行的银行“极易受典型的挤兑的冲击,却得不到存款保险之类的保护,而那些保护可以减少银行体系中的这类风险”。
    雷曼倒下的那一刻,我们才认识到“影子银行”的脆弱性:全球对这个银行系统的冲击让整个世界经济垮了下来。
    因此,金融改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让非银行的银行告别阴暗之地。
    为此,奥巴马在这一计划中授权美联储,允许其监管所有它认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金融机构,也就是那些一旦倒下就会造成巨大破坏的“银行”,无论它们是否属于传统银行。这些机构将被要求持有相对较大数额的资本,以弥补可能的损失,以及相对较大数额的现金,以应付债权人可能的要求,诸如此类。
    政府还将有权力在这些金融机构出现资不抵债时对它们进行干预。对于传统的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已经具有这样的权力对其进行约束,但对于雷曼、美国国际集团这样的金融机构,还没有相应的监管部门。
    奥巴马总统在宣布其金融改革计划的框架时,对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很好的阐述。他说,华尔街形成了一种“不负责任的文化”。放款人不会紧握贷款不放,而是将它们出售。这些贷款被重新包装成证券之后,再卖给那些根本不知道自己买了什么的投资者。“而且,”奥巴马说,“高管的薪酬与他们的长期表现不符,甚至脱离了实际,它所奖励的是不计后果的人,而非负责任的人。”
    可惜,总统公布的计划经不起仔细推敲。
    奥巴马提议创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确有助于控制银行滥发贷款。因为根据计划,银行必须保留5%的贷款,而不是全部将其出售,进行再包装。这将对银行负责任地发放贷款起到一些刺激作用。
    但是,鉴于财务主管通过短期利润所取得的巨额回报,这一5%的要求并不足以阻止银行进行高风险贷款。那么,应该如何解决高回报的问题?
    显然,奥巴马政府虽然在提议摘要中强调,“薪酬惯例”是导致危机的一个关键原因,但他却对如何打破这些惯例只字未提。提议的详细版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多阐述,但也只是说:“为了使金融公司高管的薪酬发放与长期的股东价值更好地保持一致,联邦监管者应该制定标准和指导方针。”而这只不过是对应该发生之事进行了一番描述,并不是为如何将其付诸实践制定计划。
    此外,该计划关于改革评级机构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可正是因为这些机构愿意为风险极高的证券大开绿灯,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我们今天所处的困境。
    简言之,奥巴马先生虽然清楚地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但是除了监管“影子银行”之外(肯定地说,这绝非小事),他的计划基本上主要集中于如何避免危机再次发生。如此一来,他把艰难的决定留给了未来的监管者。
    我了解我们的政治现实,让金融改革计划获得国会通过并非易事。但即使如此,奥巴马的计划远比什么都没有要强。
    但是,要想让计划本身站得住脚,奥巴马政府还需要对评级机构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更明确地改革银行从业人员的薪酬制度。
兰晓萌编译自《纽约时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