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分层落地流动性堪忧 新三板融资降温引发“跳槽”

作者:刘思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7-02 00:19:48

摘要:6月27日,新三板迎来分层后的首秀,分层时代在市场的反复期待中终于上演。从市场整体交投看,一周来的总成交额表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尤其是创新层企业在成交额中占比逐步下降,与基础层的分化并不明显。

分层落地流动性堪忧 新三板融资降温引发“跳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思希 北京报道

6月27日,新三板迎来分层后的首秀,分层时代在市场的反复期待中终于上演。从市场整体交投看,一周来的总成交额表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尤其是创新层企业在成交额中占比逐步下降,与基础层的分化并不明显。

并不明显的分化也使整个市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观望情绪,数据显示,新三板做市指数续创去年股灾以来的新低。截至2016年6月30日,新三板做市指数上半年累计跌幅为20.38%。

转板换挡提速

从日趋冷清的交投情况与日益剧增的“转板”来看,新三板面临后分层时代流动性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在此背景下,部分新三板公司提速加入IPO军团。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6月30日,新三板市场公告上市辅导计划的公司达200余家,其中,进入创新层名单的企业有108家,占比达53.47%;另有94家公司来自基础层。从转让方式来看,协议转让的共计105家,占比超过半数。

分层对企业决定转板与否并未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以海纳生物为例,公司2014年10月8日挂牌新三板开始采用协议转让,当年12月17日起由协议转让方式变更为做市转让方式,目前也入选了创新层。

去年海纳生物以14.58元/股向15名发行对象定向发行不超过679万股股票(含本数),拟募集资金总额9899.82万元。而6月证监会披露的招股书显示,本次IPO募投项目中,公司拟投入约3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但从资金储备来看,去年公司货币资金翻倍至8457.61万元。负债方面,海纳生物资产负债率从2014年34.67%下降至2015年23.08%,管理层也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流动性较好,流动比和速动比均提升。另外,目前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重超过80%,但去年应付账款总额同比下降,公司偿还了部分银行借款,短期借款下降超过一半达到1200万元,没有长期借款。而公司与银行签订的融资合同显示,当前使用贷款额度约为银行授信的一半。

并不缺钱的“优等生”却要转板。对此,卓瑜资本合伙人布娜新对记者表示,挂牌新三板和IPO相互独立,不少公司都是两手准备,先申请新三板挂牌,再走IPO程序。

“目前转板和不转板其实效果都差不多,但选择转板至少存在活下去的希望。“江西一家拟转板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挂牌以来未取得任何融资,准备的定增预案也是一拖再拖。

融资减量失速

统计显示,2016年上半年新三板共实施1569起定增,募资661.8亿元。2016年至今,在新三板市场行情节节下挫的背景下,融资功能出现大幅萎缩。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的融资金额更是创下一年来新低。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布的5月数据显示,5月份新三板市场股票发行225次,融资金额74亿元。从发行次数看,5月份发行次数仅高于2月份的208次及去年5月份的151次。融资金额则创2015年5月以来新低,仅为今年1月份融资金额的51.39%。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6月定增规模依旧没有超过百亿,更加值得注意的是,6月206次的发行次数也跌至近年来的低点。

此外,2016年以来持续低迷的市场行情,导致了新三板定增失败或延期的案例不断增多,其中不乏创新层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新三板已有82家公司停止实施定增预案,另有31起定增预案被否,该数字已超去年全年的23起;今年上半年有超过90个定增失败案例,另有198起被延期认购。

一位券商投行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迅速增加,超过去年同期三倍,但市场融资并没有相应提升,今年以来共有1400多家公司发行融资约600亿元,只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一半。

“现在新三板融资遇冷已经成为严峻的事实。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挂牌企业延长定增付款时间、取消定增计划,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越来越难、融资时间越来越长。”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说。

记者注意到,在定增失速的同时,对新三板的抛售也在悄然升温,“新三板第一投资客”天星资本在近期的两次抛售更是引发市场不小的恐慌。2016年6月2日,天星资本减持科能腾达6.94%的股份,套现715.6万元。6月28日,天星资本减持东电创新6.13%的股份,套现近千万。

流动性有待改善

6月24日,新三板首批创新层挂牌公司尘埃落定,共有953家公司入选。

但记者注意到,创新层正式落地似乎并没有改善市场流动性,从6月30日新三板的交易额来看,回落到4.74亿元,与分层前交易量基本持平。从市场情绪看,新三板在经历了2015年的疯狂之后,今年以来的行情不振也极大影响了投资者的情绪,并传导至挂牌及拟挂牌企业。

对此,6月27日股转公司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挂牌公司分层与解决市场流动性没有必然联系;股转公司高度重视市场流动性问题,目前正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研究解决流动性的措施。

不过在多位新三板业内人士看来,分层后如没有增量资金进入,新三板整体市场流动性均难以改善,创新层亦无法摆脱流动性的困扰。

中信证券新三板分析师叶倩瑜认为,市场依然处于估值的理性恢复阶段。同时有关分层的后续配套政策推出节奏不明朗,大部分投资者由于担心推出风险而导致市场买盘稀少。

“分层设计上应该进一步体现差异性。”申万宏源研究所理财研究部总监桂浩明指出,创新层这个政策推出以后,整个成交量并没有比较明显的提升,所以光有分层还不够,这只是市场发展当中的一步,后面还有路要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