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弃挂牌 非银金融却想来 新三板向左 金融向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思希 北京报道
不出所料,6月24日桂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桂林银行关于暂停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适时启动在公开市场发行股票的议案》。这意味着,桂林银行从新三板登陆资本市场的方案最终还是被抛弃,主板上市才是其追求的目标。
桂林银行半路刹车
“实现2017年末资产规模突破2000亿元,力争实现2017年在资本市场上市。”桂林银行曾在2014年年报中这样表示。
2015年8月,桂林银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桂林银行关于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纳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的议案》。此后,该行集中开展对自然人、非自然人股东股份的现场确权工作,并于去年底进行补确权。2015年12月17日,桂林银行发布公告称,“根据工作进度安排,挂牌工作将很快进入股份集中托管阶段。”
孰料,正当新三板大门向桂林银行敞开时,桂林银行的心思却已不在此。6月3日,桂林银行发布通知,称该行将在6月24日召开股东大会,讨论包括上述议案在内的议案。
援引桂林银行行长于志才的话称,桂林银行放弃新三板挂牌,主要基于该行自身发展的战略调整,条件成熟后争取直接在主板上市。
对于一心想要进行资本运作的桂林银行而言,其早期谋划的从新三板挂牌上市,也许仅是一个备选方案而已。从时间节点上看,2015年8月正值“股灾”1.0期间,主板暂停一切新股发行,挂牌新三板当仁不让是桂林银行实现资本上市的最佳选择;从成本分析上看,新三板挂牌所需时间短、费用少,各项指标更为灵活,挂牌新三板绝对是桂林银行快速上市的最优方案;与同类型银行相比较,2015年6月末,齐鲁银行在新三板挂牌,并同步完成了15亿元的定向增发。
“尽管挂牌新三板相对门槛低,融资更为便捷,但新三板的流动性远不如主板市场,不利于企业市场价值的准确体现,这或许是该行重新考量融资路径的重要原因之一。”联讯证券新三板首席研究官付立春表示。
6月18日,全国股转系统发布新三板创新层挂牌公司初步筛选名单,共有920家企业入选,其中包括新三板仅有的两家挂牌银行——齐鲁银行和鹿城银行。
事实上,自齐鲁银行挂牌新三板以来,包括桂林银行、贵州银行、乐山银行、潍坊银行、德州银行等城商行都明确表示有挂牌新三板的计划,并付诸行动。但随着A股市场对银行的开闸,选择流动性好、交易活跃的A股上市成为更好的选择。
“主板以及中小创组成的A股市场与新三板相比,最大的优势现在看来就是有更好的流动性,估值体系相对完善,不过新三板刚经历分层,创新层初选企业刚出炉,创新层的利好预期还不明朗,这些因素可能是一些企业暂时不考虑新三板的原因。”新三板独立评论人布娜新认为。
东北证券新三板业务部总经理胡乾坤认为,基本可以排除政策方面原因。“银行作为银监会管辖企业,并不受新三板对部分金融类企业准入标准限制的影响。此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挂牌新三板不会涉及市场抽血等影响,因此规模大小对能否在新三板挂牌并无影响。同样,资产规模的大小也无碍于此后的转板计划。”
非银金融多被拒
与银行挂牌新三板态度举棋不定不同的是,大多数非银金融企业却因政策因素被拒之门外。6月8日,新三板挂牌企业瓷爵士公布了《温州瓷爵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把占据营收超七成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剥离出来,公司将持有的浙江温商贷100%股权以现金方式全部转让给控股股东李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6月17日,温商贷发布公告对股权转让一事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其在公告中称,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无缘创新层,为了不制约瓷爵士和温商贷的发展,所以才有了以上交易。
5月27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第六条提道,私募管理机构按照相关监管要求整改后,符合创新层标准的,可以进入创新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商业保理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等特殊行业挂牌公司,在相关监管政策明确前,暂不进入创新层。
而当日发布的《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也明确提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公司等具有金融属性的企业,在相关监管政策明确前,暂不受理其他具有金融属性企业的挂牌申请。其中还规定“已挂牌的其它具有金融属性的企业不得采用做市转让方式,但本通知发布前已采用做市转让方式的除外”。
种种规定阻断了类金融企业进入新三板创新层的道路。
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布进入创新层企业的初始名单来看,曾经在新三板叱咤风云的金融类企业,仅有8家进入了创新层。其中4家券商、1家期货、2家银行,此7家全部为传统金融企业,分别是东海证券、南京证券、联讯证券、开源证券、永安期货、齐鲁银行、鹿城银行。
“虽然行业的股权投资面临利空,或再遇寒冬,但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并不差钱,在市场上依然能够受到资本的热捧。”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坦言。
合力贷CEO刘丰认为,目前的政策可能也只是暂时行为,随着监管政策逐渐完善,P2P逐步规范成熟,相信届时限制性政策也会放开,创新性强的互联网金融一定会是新三板及创新层主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