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晓光和他的工商人类学研究
工商人类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跨领域的边缘学科,其核心内容就是研究并推广在工商管理领域内,应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探讨、和解决工商管理实践中各种各样问题。比如,以美国为例,早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人类学家,便开始了对西电公司(Western Electric's Hawthorne Works)雇员人际关系与劳动效益的研究。他们依据人类学功能学派的理论,应用参与观察等人类学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个影响工商管理研究长达数十年,并且至今依然受到重视的结论,即雇员的劳动效益会随着管理层对他们的关注程度的提高而提高。该项研究成果被誉为管理学科人际关系学派的奠基石。
綦晓光的著作《工商人类学视角下的组织文化研究》,是工商人类学研究的延伸和成果,备受学界同行的关注,以下是剑桥大学圣埃德蒙学院院士剑桥大学嘉治商学院战略与创新教授沙兹·安萨里 ( ShazAnsari)博士,和美国康乃尔大学SamuelC.Johnson全球可持续企业发展首席教授、美国康乃尔大学管理学和组织研究学教授克里斯多福·马奎斯 ( ChristopherMarquis)博士,为该书所写的序言。
沙兹·安萨里博士的序
从綦晓光博士在我所供职作为战略与创新教授的剑桥大学嘉 治商学院 ( Judge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Cambridge)获得 MBA学位算起,我已经认识晓光博士本人三年有余了。除此之 外,我还担任了晓光博士攻读EMBA项目期间的导师。也正因 为如此,我对晓光博士的个人和专业方面均为了解。因为晓光博士经常回到他仍旧供职的剑桥大学沃尔夫森学院 (Wolfson College)和嘉治商学院校友会,我们每年会多次会面。在我访问中央民族大学授课期间,我也与晓光博士在北京会过面。 我很高兴地了解到晓光博士正在撰写其有关工商人类学的第 一部学术著作,也非常开心为该著作撰写序言。
工商人类学是人 类学项下一门相当新颖但发展迅速的子学科,正如晓光博士在其 2011年发表于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和2012年学院学报大连海事 大学学报中的文章所指出的那样:工商人类学家正在成为许多人类学家的主要职业。我相信,该书会对工商人类学领域的全球知识库作出巨大和独特的贡献。
晓光博士称得上是一位工商人类学家。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并 曾供职于多家跨国公司或组织,并开始运用人类学的文献和方法研究商业机构的组织文化。作为人类学和商业或管理研究的交叉学科,工商人类学吸引了不同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包括管理科学、经济学和心理学。人类学家对改善商业运营有着独特的价值与贡献。 尽管工商人类学在对组织文化的综合研究中鲜有涉猎,但还 是有一些学者作了一系列的调查案例研究 ( Baba,1986、2001; Bate,1997;Fine,2008;Holzberg和Giovannini,1981;Jordan, 2003;Schwartzman,1993)。像晓光博士这样拥有世界性视野和哲学方法的工商人类学家定能对跨学科方法贡献良多。
该书为理 解商业组织背景下的正式与非正式组织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研究 方法。植根于经济人类学的实在主义,晓光博士的研究为工商人类学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视角。依照跨学科方法,晓光博士通过发展地诠释人类学观点的方式为商业和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新的见解。 民族志研究结果使用参与者的语言和语调,在参与者的言语中被传递;着眼于人们如何行动和思考的整体论,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日常中的每一件事的发展。民族志学者对所有有可 能的关系保持开放的心态。他们使用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增加 对研究对象 (人类)的深刻理解,但是总是回到几个核心观点。 近年来,商业领域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定性方 法,例如民族志研究方法及参与观察法。营销者与消费者行为专 家也开发了一系列研究方法,在商业背景内采用民族志的技巧和 参与观察的方法。像约翰·谢里 ( JohnSherry)和罗素·贝尔克( RussellBelk)等专家的研究已经积极证明了这种做法的价值。
这种研究方向,可以说是在商业研究中使用定性方法最成功的例 子,已经引人注目并产生了很大利益 (Walle,2001;Tian 和 Walle,2009)。最近,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的工商人类学家已经帮助商业公司改善了许多层面的商业表现,例如产品设计和开发、消费者行为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和竞争情报等。 最近,麦尔菲特 ( Malefyt,2009)敏锐地注意到品牌崛起、 快速技术和在消费者中增加企业利益三者之间的联合已经产生了民族志实践的新的品牌形式:工商人类学家能够采用的新的独特方法以对商业世界作出其独特的贡献。 企业文化、知识管理、文化审计、组织变化、产品设计与开发、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和国际商业研究成为特别适合工商人类学家调查与贡献的一些领域。工商人类学家也能够在其他领域工作并作出贡献,例如竞争情报、国际商业、人力资源管理和运 营。简而言之,工商人类学家在真实的商业世界中作出的贡献是 无限的,并且有理由期待未来的工商人类学家会成为真实世界中有大量需求的职业 ( Tian,2010)。 民族志方法为工商人类学家提供了一个很有力的工具,并对商业执行与战略作出大量独特的贡献。商业世界中的各领域专家 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民族志作为有效方法来改善商业表现和获利状况 ( RobertGuangTian和GangChen)。 由人类学家发展的独特方法论使工商人类学家对商业世界作 出了特殊的贡献。在真实的商业世界中,工商人类学家所扮演的 角色、所发挥的作用、所铸错的贡献是数不胜数的;这样,个别工商人类学视角下的组织文化研究商业公司的需求及个别工商人类学家已经积累的专业技能相互契合。 我强烈推荐该书,因为我坚信该书能对人类学与管理研究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提供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克里斯多福·马奎斯的序
我非常高兴为綦晓光博士和他的著作——《工商人类学视 角下的组织文化研究》写几句话。 2014年,我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工作之余,在中国上海学术休假期间与晓光博士相识。晓光博士独特的工商人类学研究,尤其是他运用人类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对商业研究的跨学科贡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上海期间与晓光博士经常会面并对本书了解甚多,也非常高兴为他写此序言。
在过去的十五年间,晓光博士在人类学学术研究与全球物流 和跨国航运业中均已获得了广泛的国际经历。这种经历的融合使得晓光博士拥有独特的视角——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来研究在华跨国公司所经历的企业文化多样性发展。 工商人类学是一门经济人类学与管理研究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子学科。由于拥有独特的田野调查方法,运用人类学家的专业化训练和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工商人类学家在商业组织中发挥了独 特的作用。尽管有关该话题的调查文章不断开始有所增加,但从工商人类学视角的相对基础的组织文化研究尚未得到论述。鉴于该领域的研究尚处早期发展阶段,因此晓光博士的著作有机会成 为未来影响该领域基础研究的重要学术作品。
我发现:晓光博士的研究不仅很有趣,其结论与研究方法的运用也相当新颖。该书探究了互惠理论、礼物理论和 “个体—团 体—组织”理论;而且晓光博士运用这些人类学理论和视角来研究跨国公司,例如在华的日本与法国跨国公司。晓光博士的田野调查使用了包括参与观察、人物访谈在内的大量专业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丰富的调查技术来参与观察跨国公司日常商业环境中独特的组织文化发展和建构。晓光博士的研究发现并建议,在中国成功运营跨国公司的关键是:不仅要保持对当地人行为和组织特征产生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还要发现有能力的管理者和其他专家,以推动公司良好融入当地文化并应对多元文化或文化多样性的动态发展。因此,晓光博士的研究得出了有趣且重要的结论:跨国公司在国际发展中的成功依赖于尊重、学习和理解当地文化,并将其融入到跨国公司的特有的组织文化之中。 该书为理解商业背景中的正式与非正式组织提供了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所以,我强烈推荐綦晓光博士的这部著作,我相信该书会为人类学与管理学之跨学科研究带来新的见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