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期货交易所14道金牌强势降温 黑色系领跌后暴涨

作者:叶青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4-29 22:56:07

摘要:最近,大量资金涌入中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超越股市创历史纪录,以黑色系商品为首的多个品种疯狂飙升。

期货交易所14道金牌强势降温 黑色系领跌后暴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最近,大量资金涌入中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超越股市创历史纪录,以黑色系商品为首的多个品种疯狂飙升。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4月29日在例行发布会上指出,证监会已经要求期货交易所加强市场监管,采取针对性措施抑制市场过度投机。

相关措施采取一周以来,期货市场交易量明显下降,投机气氛有所降低。但是目前少数品种交易仍然存在过热情况。

为打击国内期市过度投机,国内各大商品交易所联手出台调控措施,通过大幅调高保证金和手续费,限制部分客户开仓,黑色系商品出现回调。继4月21日先后发布风险提示函,调整交易手续费、保证金和涨跌停板等后,26日,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发布了最新措施。迄今,已发出14道“金牌”降温,涉及热轧卷板、螺纹钢、石油沥青、焦炭、焦煤、铁矿石、玉米、棉花、动力煤等主要交易品种。

    截至4月29日午盘,空头回补黑色止跌反弹,焦煤、铁矿石收涨逾4.22%,焦炭、热卷收涨逾5.12%,螺纹钢收涨逾1.87%。

   随着钢价的大幅反弹,钢铁企业盈利好转,出现了明显的复产现象。业内人士担忧,国内钢厂生产的加快,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预期。

三大交易所连打“组合拳”

    今年以来,“黑色系”商品期货一路上扬,年初至4月28日铁矿石最高上涨65%,焦炭最高涨幅超八成。为抑制过度投机,大商所三度上调“绝代双焦”手续费,发布通知称,自4月28日起,焦炭和焦煤品种手续费标准上调,由成交金额的万分之3.6调整为万分之7.2,较最初的万分之0.6涨了12倍。

    与此同时,4月29日结算时起,将焦炭、焦煤品种涨跌停板幅度由6%调整至7%,最低交易保证金标准由8%调整至9%。4月26日和27日,大商所发布通知称,焦炭和焦煤品种手续费标准分别由成交金额的万分之0.6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1.8和由成交金额的万分之1.8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3.6。

大商所新闻发言人表示,此举意在以差异化手续费收费方式严控焦煤、焦炭期货当前过度投机趋势。目的是压缩过于频繁的短线投机交易获利空间,降低相关品种过高的交易持仓比水平,严控部分品种过度投机趋势,促进市场功能发挥,进而维护市场稳定发展大局。

    4月27日,在三大交易所调控措施接连出台的背景下,商品期货市场的黑色系开始加速回调,其中焦煤、铁矿石、焦炭、热卷期货主力合约盘中均触及跌停,截至收盘分别下挫5.99%、5.44%、4.86%、4.64%,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也下跌了3.7%。

    除了黑色系,期货盘面上,有色金属全线疲弱,化工品和农产品整体偏弱,贵金属是少有的相对抗跌的品种,全面跟踪国内商品走势的文华商品指数跌1.17%,报收124.38点。尽管国内期货交易品种已经出现多数下跌局面,不过监管措施仍在不断加码。4月26日郑商所发布通知,要求自4月27日起棉花品种交易手续费标准由4.3元/手调整为6元/手,PTA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由5%调整为6%,涨跌停板幅度由4%调整为5%。

    对此,新湖期货研究所所长李强表示,手续费的调整会让部分短线交易者的操作空间大大压缩,部分短线操作会慢慢退出,对期货市场有一定的降温效果。此外,交易所对保证金以及手续费调整本身对市场心理也有一定影响。截至4月27日盘中,中量网行情数据显示,商品期货黑色系品种均出现大幅度回调。

其中铁矿石、焦煤、焦炭均出现跌停,大部分投机资金有流出迹象,以市场关注度最高的的螺纹钢主力合约1610合约为例:成交量从4月21日峰值单日成交量2200万手左右缩减到4月27日1400万手左右,成交量降幅达40%。持仓量从12日峰值420万手缩减到300万手,减仓120万手,相应流出保证金资金24亿左右。

    伴随着三大交易所为抑制投机祭出的“组合拳”,国内期货市场也明显感受到了来自政策的高压,再无一品种出现涨停局面。

对于近期交易所出台抑制投机的政策,海通期货研究所所长高上表示,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是交易所采取防范措施进行风险管理的目的所在,而保证金的调整就是来自交易所的保护伞,国内交易所与海外交易所在此方面具有共性。不过,需要警惕监管政策转向“不当”引发市场侧翻的风险。

需求旺盛 利润支撑复产

    大宗商品市场的这一轮暴涨可谓“疯狂”,其中黑色系商品螺纹钢、矿石、焦煤和焦炭等品种两个月内几乎收复2015年全年的单边跌幅。资金潮水般涌入螺纹钢、热轧卷板,再从化工品到棉花,各品种成交量屡创新高,资产价格也频频涨停。

持续火爆终于引来监管层的关注,4月21日,三大商品交易所齐发声调整交易费用政策,并于上周正式实施。业内人士认为,交易所的制度限制,虽然会对期货品种的波动和交易过热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自有其成因,预计交易所修改规则后,黑色品种短期内会有所回调。

“自去年11月份开始,下游需求确实在转好,首先是汽车行业出现好转,电动车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钢材去库存状态良好。目前螺纹钢订单一般都已接到5-6月,甚至有一些钢厂订单接到7-8月。”一德期货黑色分析师刘旭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同时,刘旭表示,热卷订单也差不多,一般都能覆盖到5-6月,同时出口价也有所上涨,出口订单也陆续增加,整体订单、销售和利润情况都不错。钢厂复产的动力不仅来自于下游需求转好,更来源于利润的持续扩大。目前螺纹钢利润基本都能达到每吨600元以上,利润好的能达到每吨800元甚至更高。如果利润能够长期维持高位,复产还有可能继续扩大。

    从数据上看,上周全国高炉开工率78.59%,较此前一周提升0.28%,较2015年平均水平83.08%仍然低4.49%。此外,记者了解到,现在不仅钢厂复产的节奏提前了,钢贸商也开始行动了。北京市朝阳区一钢材贸易商陈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短短四个月的时间涨幅达1000元/吨的空间,让我们觉得又回到2013年的状态。

进入3月份,当时钢材价格还是一周报一次价,涨幅都在几十块左右。由于钢材涨价快,钢材市场的报价节奏越来越快,4月中旬更是每天一调价,每次都是100元/吨的报价。目前市场上冷轧库基本保持满仓,板材和卷材也有很多,且进出库较少,热轧卷板库则基本零库存。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3月份我国粗钢累计产量为1.92亿吨,同比下降3.2%。但3月中国粗钢日均产量达227.9万吨,较1-2月份大增12.9%,接近2014年6月230.97万吨的历史最高值。业内人士表示,在去产能的主旋律下,产能不降反升,这是否对去产能去库存的节奏产生影响?

    “对3月份粗钢产量大幅增长要客观看待,实际上1-3月份粗钢产量仍在下降,随着钢材价格的持续回升,部分停产产能可能会复产,对去产能节奏可能造成一定影响,但当前钢铁产能总体严重过剩的情况没有改变,去产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行业的主要任务之一。”钢之家分析师王建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3月份粗钢日均产量大幅提升,更多的是由于走货量一直保持良好,且很多企业手握出口订单,订单价合算下来,一吨可以至少有300元左右的利润,所以3月份各大钢厂都紧锣密鼓进行生产,粗钢产量自然大增。

    从库存来看,刘旭表示,全国五大钢材品种总库存同比下滑30%左右,因为今年钢铁库存基数低,所以对去库存节奏并未有太大干扰。不过,据跟踪4月份房地产、汽车、家电情况来看,下游需求不如3月份火爆,下游终端对于高涨的价格接受度不如前期,库存下降速度将受到影响。

不利于实体企业去产能

    对于一季度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宏观策略总监徐小庆认为,所有资产价格的上涨背后一定有货币推动,货币增长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不是说投放足够多的货币就一定会引发资产价格上涨,本轮商品价格反弹本质原因在于供给与需求关系出现转变。

    今年年初至今,各类过剩产能行业贷款余额均出现负增长,显示资金没有流向过剩产能行业。此外,今年出现的企业债违约风险也说明产能正在出清。而需求方面,在经济反弹的背景下,商品需求正在回暖。徐小庆认为,今年商品一个大的投资方向还是逢低买入。

然而,大连万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期货研究员邹雪婷却表示担忧,现在市场上到处缺货,我们似乎已经忘却了去年钢铁行业负债累累,亏损连连的伤痛,市场上一片欢歌莺语。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波上涨确实给下一轮的产能过剩埋下了隐患,就如同4万亿以后我们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比较肯定的一点是,这波黑色的疯狂上涨确实是过剩资金堆砌引发的,当场外没有新多进场后,一定会发生剧烈的踩踏暴跌,这一点是不能不警惕并应该提前采取措施给予防范的。

    虽然当前国内钢材市场依然处于阶段性资源供应短缺态势,极低的社会库存已经不能有效调节市场需求的增长,但短期钢价大幅上涨造成下游用户观望态度渐浓,部分商家有出货套现需求。预计近期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将进入震荡调整期,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螺纹钢后期走势,刘旭认为,按照65美元的矿价推算螺纹钢如能维持200元左右的利润,则价格应该在2300元/吨左右。因此,短期螺纹钢有回调可能,但回调过后,钢价能否再次扬帆远行,压力还是很大的,本轮反弹或已临近终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