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分层渐近主办券商谋求涨价 新三板迎来监管年

作者:刘思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3-25 23:32:05

摘要:4月份即将来临,随着新三板分层的日益渐近,监管层也加大了对新三板市场的监管力度。

分层渐近主办券商谋求涨价 新三板迎来监管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思希 北京报道


4月份即将来临,随着新三板分层的日益渐近,监管层也加大了对新三板市场的监管力度。

据记者统计,从1月份到现在,股转公司采取自律监管措施3起,分别对英大证券、长城证券和瑞兆源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对国泰君安违规“砸盘”做出了纪律处分决定;股转公司共开展各类培训多达15起。其间,证监会还对中海阳第一大股东薛黎明实施行政处罚。全国工商总局更是对新三板挂牌企业“道有道”挥起了打假的大棒。

监管层通过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力争在分层实施之前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监管层试图通过一系列举措,向市场传递自律规则面前一视同仁,执纪问责没有“化外之地”的坚定决心。

市场迎来监管年

在新三板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部分挂牌企业或券商相继爆发合规问题,如在推荐业务中未能勤勉尽职,在经纪业务中未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在做市业务中异常报价,在自营业务中买卖做市股票等。

这些问题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重视。近期,新三板正迎来新一轮的合规自查。据券商透露,监管层将对新三板包括推荐、经纪、做市等在内的各项业务进行合规自查,尤其要严查为不符合适当性管理要求的投资者开通权限的违规行为。

此次股转系统检查的范围非常宽泛。比如,对于新三板做市,股转系统会核查自营与做市账户是否持有买卖相同的股票;又如在经纪业务方面,股转系统重点检查了是否有提供过桥贷款,协助不符合适当性要求的投资者开立账户并从事新三板交易的违规行为。

申万宏源分析师对记者明确表示,加强监管和严格规范是今年的主旋律。如果试点功能确认,并不意味着新三板制度推进将走上快车道,相反,完善监管与规范更加确定成为首要任务。分层也是首先基于监管角度的考虑,预计今年将实质性把挂牌公司、中介机构乃至投资机构全面纳入证监会日常监管体系,可能会有针对性细则或指引出台。分层之后应该考虑的基础性制度是退市。

其实早在今年初,股转系统就陆续点名多家券商、责令券商强化自律监管,并发布了《主办券商执业质量评价办法(试行)》。3月初,监管层还召集各家券商进行执业质量评价培训,对执业标准提出严格要求。

民生证券分析师认为,时隔分层方案发布近4个月,股转系统首次发布分层有关政策指引,分层预期加强对市场行情形成正向反馈。

卓瑜资本合伙人兼投资总监布娜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分层管理现在是比较符合监管层思路的。新三板现在只有6000家。分为两层的话,实际上能够从中找到好企业的可能性要比纳斯达克高。他表示,新三板马上推出分层,监管层可能在分层之前会对新三板的企业进行摸底。例如A股的博元投资,因为涉及信息披露的问题而被强制退市。虽然这个理由比较牵强,但是可以看出证监会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年将会是金融市场的“监管年”。

数量和质量并重

股转系统明确表示,新三板将在4月组织分层信息揭示的全市场测试,预示分层机制将步入倒计时。业内人士认为,本轮检查大概率是为新三板实行分层制度把好质量关,也为行情启动夯实基础。

新三板要进入数量和质量并重时代。

截至记者发稿,新三板挂牌企业达6400多家,远远超过沪深两市之和。然而在这时刻都能创造神话的市场上却有超过一半的股票无融资、无交易、无并购重组,这些是“三无”的“僵尸股”。

安信证券分析团队表示,新三板经过2015年挂牌数量大幅增加后,2016年新挂牌已经从追求数量转变到追求质量。1月29日股转系统发布《主办券商执业质量评价办法(试行)》,拟加强对券商在推荐挂牌、持续督导、交易管理和综合管理四个方面的质量把控,对券商执业工作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券商推荐挂牌、做市等业务未来将围绕《评价办法》调整方向,逐渐增加有质量和有融资行为的公司。长期来看,新三板挂牌条件门槛依然较低,企业挂牌新三板意愿依然强烈,股转公司只是在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和后续融资能力上增加一定的考量,并不是有意收紧新增挂牌家数,未来新三板新增挂牌数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中联讯证券副总裁曹卫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认为2016年仍然是新三板高速发展的一年,预测挂牌企业突破1万家。

主办券商谋求涨价

监管层意图很明确,要为分层创造良好的环境。但这却对新三板主办券商的执业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监管压力的持续加大,越来越多的做市商感觉到工作量加大、任务加重,纷纷开始谋求加价。

多家券商反映,当前监管层希望通过严格的标准评价系统进一步规范主办券商,将优质企业引入新三板市场,从而实现合理调控。在趋严的监管要求下,主办券商应对考核的压力将逐步加大,对新立项的拟挂牌企业要求也会转变,或出现“涨价”趋势。

记者采访广东一家券商高管,他表示,随着新三板市场监管越来越严格,监管部门对券商的要求越来越多,主办券商的工作量和责任都在增加,人员成本越来越高,所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涨价已是大势所趋。

另一家北京券商高管表示,近日,全国股转公司要求券商提交工作底稿进行留痕,这意味着监管范围在扩大。人工成本肯定会增加,所以费用调整是在合理的预期之内。市场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价标准。据他了解,现在已有券商在涨价,120万主办费用成起步价。

股转系统也作出回应表示,以前挂牌费用比较低,主要是因为股转系统做了较大量的审核工作。现在股转系统审核标准化,把问题交给证券公司做先行审核,将审核的压力下放,增加了券商的工作量。

布娜新表示,券商涨价是必然的趋势。现在战略新兴板取消了,注册制暂时也没有实施,对新三板是个利好。在利好的情况下,券商肯定会有一定的涨价冲动,这也是合理的。券商人员相对素质较高,他们的工作量也确实很大,他们的竞争趋势会导致价格不断提高,而不是像传统行业一样,价格竞争会让价格越来越低,上新三板的成本肯定会逐年提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