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出海:中核与中广核联手成立新公司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3月17日,由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共同出资的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龙国际”)正式成立。
自筹备以来,华龙国际坚持公司组建与技术融合平行推进,并在技术专业、技术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沟通,注册定在北京,董事长由中广核推荐的邹勇平担任,总经理由中核推荐的徐鹏飞担任,徐鹏飞同时任法定代表人兼党委书记。
据悉,眼下,“华龙一号”正处于示范工程建设和向国内外市场批量化推广的关键时期。作为华龙技术统一平台,华龙国际将积极实施国家核电发展战略,承担“华龙一号”技术融合、优化和再创新的重任。
与此同时,“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项目和防城港项目及“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另外,中方与阿根廷项目已签署框架合同,英国项目已签署投资协议,“华龙一号”正成为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走出去”的主力品牌。
另据了解,此前,中核与中广核双方的技术融合并不令高层满意,在政府主管部门牵头下,两家抽调各自技术人员成立了华龙公司,以推进华龙技术的融合。“预计今年6月将完成技术融合,并在融合之后争取在国内再开工新的核电项目”。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近日透露。
中核旗下漳州厂址与中广核旗下宁德5、6号厂址,有望成为推动“华龙一号”技术在国内发展的目标。“华龙公司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推动国内核电技术出口。”孙勤说,目前在国内的核电技术路线中,最具出口现实性的也只有“华龙一号”。
据孙勤介绍,对“华龙一号”出口而言,在国家层面有三大优势:一,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优势;二,亚投行、上合组织等可以提供的资金优势;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国家有着传统友谊,具有政治外交影响优势。据业界推测,在国际市场上,“华龙一号”能占到20%-30%的市场份额。
在战略选择上,孙勤坦言,发展中国家是目前中核开拓的重点,具体而言包括:是以阿根廷为重点的南美市场、以阿尔及利亚为重点的非洲市场、以巴基斯坦为重点的亚洲市场和以英国为重点的欧洲市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