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杉杉澳洲挖矿谋转型

作者:张旭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6-05 18:40:00

摘要:杉杉澳洲挖矿谋转型
 杉杉澳洲挖矿谋转型
或转型为矿产资源和高科技材料企业

     本报记者 张旭 北京报道

   在国内企业纷纷海外买矿,杉杉股份也不甘寂寞,在引入日本伊藤忠之后,欲抄底澳大利亚镍钴矿。

   61日,杉杉股份对外宣布,与澳大利亚Heron Resources Limited(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 HRR,下称“Heron”)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Heron旗下的Yerilla钴矿项目。杉杉股份董秘表示,“进入镍钴矿收油领域,希望能打造锂电池产业链。“

   这是杉杉股份第二次进入矿产资源领域,借此杉杉股份将转型为矿产能源企业,服装业务将退居次席。

   掌控锂电池上游原材料 

   在引入伊藤忠后3个月之后,杉杉股份大手笔进入锂电池上游领域,打造锂电池产业链的雄心跃然纸上。

   杉杉股份董秘钱程表示,公司进入锂电池上游矿产领域,希望打造锂电池产业链,自己投资开矿,可以避免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动和采购上的受制于人,从而掌握定价权。

   据协议,杉杉股份将和Heron成立合资公司co-operateinajointventure,(简称“JV),其中杉杉股份将以资金、技术单独出资建设工厂和基础设施,占合资公司的70%股权;Heron以矿产资源作为出资持有JV 30%股权。

   杉杉股份负责合资公司的运营,并派遣总经理。据了解,合资公司设计产能年处理红土镍钴矿不少于100万吨,形成所含金属量不少于5000吨的精矿。

   对于资金投入,钱程表示,“目前投资规模有多大还不还说,需要测算该矿投资的经济和技术的可行性、商业价值之后,才能确定投资的多少。公司将在24个月内对Yerilla镍钴项目矿石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钱程亦表示,双方的合作也存在不确定性,最终合作能否成功需要满足证明该项目在技术及经济上是切实可行的,并得到双方认可;另外项目还要得到当地政府以及双方股东的批准,而对方股东的批准则是关键。

   另外,作为此次合作事项的一部分,杉杉股份拟将认购Heron公司1205万股,占该公司发行股本的4.99%为此杉杉股份将支付不少于300万澳元。此外,杉杉股份也将拥有两次,每次相当于Heron发行股本5%股票的进一步认购期权。

   这次抄底Heron公司,是在伊藤忠成为杉杉集团第二大股东三个多月后,首次海外投资。

   伊藤忠是全球顶尖的锂电池生产商三洋的股东,杉杉集团引进伊藤忠时,也期待能利用伊藤忠与三洋攀上“亲戚”关系,由此能为杉杉在锂电池技术带来提升。

   一知情人士表示,双方的谈判进行了4-5各月,正好在伊藤忠入股杉杉集团前后。不过,钱程表示,这次跟伊藤忠没有关系。 

   锂电池或将超越服装版块 

   如果合资顺利,杉杉股份打造的锂电池产业链将跃然成型。

   在杉杉系内现有业务中,拥有新能源和新材料、矿产资源、科技创业园区建设、服装纺织及金融投资板块。目前服装和能源科技为杉杉股份的主业。

   公开资料显示,杉杉股份2008年销售收入为24.91亿元,其中服装板块为14.72亿元,锂电池材料实现销售收入9.87亿元。锂电池已经成为杉杉股份利润的重要增长点。

   随着与Heron合资开采镍钴矿,进入锂电池上游原材料领域,杉杉股份的锂电池综合业务将会在不久超越服装业务,成为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杉杉股份也会转型为矿产资源和高科技材料企业。

   目前在国内市场,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为甘肃金川集团所控制,该企业为国内最大的镍钴生产基地,具有年产镍13万吨、钴1万吨的生产能力,掌握着国内大部分的镍钴矿产。 

   中国有色网一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在国内市场,镍、钴等稀有金属的定价权掌握在金川集团手里,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受制于金川。而据钱程透露,杉杉股份的锂电池所需要的镍钴原材料大都是从金川集团采购。

   目前,在锂电池业务板块上,杉杉股份的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在国内处于领先占据第一的位置;而电解液方面屈居江苏国泰之后,杉杉股份并不甘心于此,还是通过扩张在锂电池主要材料方面都居于领先的地位。

   金融危机造成的矿产资源价格走低,显然为杉杉股份抄底澳大利亚镍钴矿提供了时机。而目前镍国内市场价为11.30-11.65 万元/吨,已开始反弹。

   不过,但对于杉杉股份的海外并购,业绩额也有担心。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到海外开矿并不容易,而且杉杉股份之前并没有海外并购的经验,开矿需要投入巨资,杉杉股份是否准备好了还难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