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养老金体系改革迎来“泛资管时代”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3-01 14:25:49

摘要:伴随国内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已成为事关民生和顶层设计的重要问题。

养老金体系改革迎来“泛资管时代”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伴随国内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已成为事关民生和顶层设计的重要问题。

“养老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在养老保障方面,2015年出台了一系列横跨社保、财政、税收、养老资产管理等诸多领域的政策,例如《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等,标志着我国养老金融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月27日,天弘基金总经理郭树强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上表示,天弘基金作为首届峰会承办方以及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的监事长单位,时刻关注各类养老业务的发展与创新,积极参与研讨和建言,希望通过跨界合作,推动养老金融行业的发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我国养老事业做出了最新的重要指示,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的召开,正是为了贯彻落实该重要指示,由跨部委、跨部门、跨行业的各方人士对我国养老话题进行碰撞,共同探讨养老金的政策、运营和投资,为我国养老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其实,在扩大投资范围、降低投资门槛、减少行政限制等多方面,养老体系改革均已打破了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壁垒,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养老体系改革已正式进入“泛资管时代”。

众所周知,“泛资管时代”出现的背景,一是过去十年来居民财富迅速积累,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日益迫切,由此产生了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二是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破冰,资金急于拓展新的投资渠道,开展跨市场的资产配置。而以放松管制为特征的“券商新政”和“保险投资新政”,将有助于打破当前的行业生态格局,形成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局面。

  随着今年基本养老金的入市,“泛资管时代”将体现在养老体系改革的业务和监管两个层面。就此,在相关的养老政策上,郭树强同时提出两个建议:

建议一,加快推动养老第三支柱体系建设,早日建成全面覆盖的个人税延型养老账户。首先,第三支柱有利于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培养居民自我规划、自担分担的养老观念和习惯,减少政府过多压力。其次,个人养老账户可以允许居民自主选择丰富、合格的金融产品,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充分竞争,还能够更好地实现养老资产保值增值目的。此外,利于培养个人在养老账户之外资金的投资管理,更加稳健、长期,也有利于我们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建议二,积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为养老事业服务。现在已经可以做到让养老投资与服务直接通过手机来实现,居民可以便捷地进行个人养老账户的产品选择、申购,甚至包括对第一、第二支柱所有养老账户的余额收益进行及时查询、领取,方便学习养老金理财知识,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如果将养老服务植入手机,为几亿人服务,需要快速高频的系统服务,而我国的金融机构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以天弘基金为例,通过近几年对互联网海量客户的服务,已经建立了高稳定性、低成本、弹性扩张等优点于一体的云平台,对客户的交易、查询进行高效、准确、安全的数据处理。

养老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金融机构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机构端来看,需要众多金融机构投入更多的资源,积极行动,对养老金管理的模式、产品进行探索与创新,为居民养老金的保值增值贡献自己的力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